盡管普通人并不了解這種古瓷的真正價值,卻在行業里掀起了一股訂購熱潮。
而生產出來的成品可不是只有裝酒的瓷瓶,連幾個知名的化妝品品牌都找來下了訂單。
除此之外,茶葉經銷商、雪茄煙廠、高檔禮品公司也都紛紛跑來下訂單,要知道瓷器廠里的師傅都是高價從瓷都景德鎮請來的,僅僅是普通配方燒制出來的瓷器就具備很高的收藏價值了。
因而導致了張域瓷器廠的生意比主營的酒業還要火爆,現在的張家可是富得流油,平時的工資不算,只是年底的分紅就足夠在城里買房了。
就在這個時候,另一支的張家又心動了,集體出動請出跟張經樺同輩的那位堂兄張經櫟出面,打算回歸張家主支。
畢竟是一脈相承,盡管之前曾多有嫌隙,張經樺不好推卻,但如今的酒坊和瓷器廠可是劉清山一手打造出來的,這件事就必須經過他的同意。
因此劉清山這一次半夜來到,還有這件事需要做個了斷。
這件事他事先征求過卞連錫的意見,后者雖不是張家人,但幾十年過去也處出了極深的感情,況且張家人上下早已把他視為了張家老祖宗類似的地位。
所以卞連錫在這方面的話語權,一點也不比家主張經樺稍低,說出來的話,也一樣具有等同如家主的威信力。
由于他是道家出身,而道家思想的主旨就是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自然無為,與自然和諧相處。
因而他是以相當平靜以及歡迎的心態來對待張家另一支回歸的,盡管這樣的回歸里面富含著很明顯的利益驅使。
但他認為天下熙攘,皆為利往,只有共同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是人的本性,并沒有什么錯。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如果無法創造共同的利益,我們也就無法生存下去了,當我們有了共同的利益或奮斗目標,才能一起為了目標而奮斗。
可見從古時候人們就懂得了這個道理,更不用說現代人了,現在的我們更加注重利益,都想要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而且我們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并沒有什么不對,我們工作不就是為了錢,而錢就是我們和老板共同的利益,我們為了多掙錢努力工作很正常的,這也是一種利益追求。
正由于認可了這種觀點,劉清山今晚前來也是有接納另一支張家人的目的,只是他并非張家人,自己不好說出來,私下里透露給張經樺,由他來具體經辦這件事才是目的。
況且明知里面有利益糾結,唯有張家自己人才能擬定出更合理的利益分配權,但他這個真正的大老板利益不容蠶食也是底線。
兩個多小時的車程一晃而過,也正如他預料的那樣,這一次在張域酒廠內出現的張家人多出了不少。
以往的開窖儀式,只允許家主一輩人和其他嫡系各輩里的長兄前來參加,這多出來的七、八個人,顯然就是另一支的代表。雖然他們還沒有正式回歸,但一定會有口頭上的認同在先,為表示對主支一脈的尊敬,提前做出這樣的姿態也勢不可免。
劉清山下車后,順便引見了金溪善和泰勒,以及身邊的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