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書第五十回“東門遂援立子倭,趙宣子桃園強諫”中有這樣的一段描述,“又有周人所進猛犬,名曰獅獒,身高三尺有余”。
從兩本不同時期的書籍中不難看出,二者都提到了“獒和獅”,而且都提到了具體的尺。
由于朝代的變更,同樣的1尺長度也因朝代而不同,秦時期的1尺約為23公分,“四尺為獒”,大約92公分;明代的1尺約為31公分,“身高三尺”,大約93公分,兩下相比,二者基本吻合,而90多公分的犬又驗證了“體大如驢”這句話。
但這顯然與藏獒的“藏”地屬性不符,于是嘉庸康在二十多年前親自跑到了藏域,以求一探究竟。
此行他在多個位于深山老林的寺廟里親眼見到了藏獅,而當地的活佛級喇嘛幫他驗證了爾雅里所提到的那句“四肢多毛為先祖轉世重活”一說。
當然這種論據還不足以讓嘉庸康十足信服,畢竟出于科學考究的角度,這種模棱兩可的說法一樣會被歸類于民間傳說之流,而且那位活佛所信奉的信仰之言,對于沒有相近信仰的他來說同樣屬于雞同鴨講。
不過那位年逾百歲的老活佛領著他去其他寺廟里逛了一大圈,及親眼見到過的藏獅統共加起來也超過了三十條。
隨后活佛才向他解釋你所看到的這些都是藏獅與藏獒的雜交后代,與真正血統的藏獅相差甚遠,而且這種品種早已經嚴重退化了。
嘴里說著,他拿出了一枚狀似普通獒犬尸骨的一截骨頭,補充了這么一句這是一塊傳說中藏獅的遺骸,只有活佛能感受到其中的信仰之力。
說罷,他揮手揚起了一蓬氣霧,這團氣霧原本是無形無色無味的,但那位老活佛事先自空中揚起了一把塵土。
而他所說的信仰之力,只在轉眼之間就迅速沒入了那截尸骨不見了。
幾分鐘之后,那團氣霧消失不見,但那截尸骨上卻厚厚的吸附了一層灰塵。
老活佛接著解釋只有先輩遺留下來的這段尸骨可以吸附我的信仰之力,你之前所見到的那些所謂藏獅以及它們的祖先,都不具備這種吸收能力。
而且他還說道,他的道業恩師曾給他說過,某一類母獒若能顯示出對于信仰之力的感興趣行為,就可將它帶在身邊常年喂以信仰之力,或許有可能在懷有身孕后,產出一只有返祖血脈的真正藏獅。
嘉庸康最后補充道“所以說,你剛才跟我講的那位叫做次仁拉索的藏域牧民,所說的話就無限跟我得到的信息無縫貼合了我要格外提醒你的一點就是,根據我的自身體會,以及事后來自當時藏民翻譯的側面證實,那位老活佛表現出來的信仰之力是確實存在的”
劉清山聞聽眉毛一挑,翻手間就施出了一縷真氣能量。
但他不需要借助其他物質來顯示真氣的存在,而是令真氣的溫度瞬間提升,就會很自然的升騰起一團肉眼可視的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