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今的場外也擠滿了應援人群,之前在劉清山一行人趕到的時候,已經出現了不短時間的群情躁動。
不同于以外的公開場合,今天的劉清山早早就下了車,跟場外的粉絲們有了近距離的互動。
這是不可或缺的,既然打著這樣的招牌,再像之前那樣置之不理就不太合適了。
實際上這些以女孩和年輕人為主的粉絲們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能近距離的看到自己的偶像,再聽他說上幾句話就心滿意足了。
這個群體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也復雜,由于多元平臺的出現,他們也
已形成了一種粉絲文化,擁有了專屬自己的話語體系。
以前純屬下意識行為,基本上你談不到多少理智和邏輯的盲目追星,已經演變成依附于大眾文化滋生的一種文化形式,并通過有組織的傳播行為,參與粉絲客體的建構也從此被貼上了群體建構的標簽。
天下事但凡有相對理智的人來引領,就會從之前的盲目變成了一種立場,一種態度,雖然說瘋狂的花費金錢、精力仍不可避免,至少有了導向式的理性規范。
劉清山的粉絲群體是他早在自己剛剛出名之時就在有意引導,如今在網上幾乎遍地開花的各種論壇和清山吧,就是在他的一路扶持之下。
如今年代還少有這樣的明智之舉,已逐漸形成為一種有著專屬于劉清山特色的獨特鮮明的粉文化,里面的大多數成員絕非只是簡單的追星和崇拜,還是隱隱具有了一種文化基礎和精神,這樣的粉絲現象才被社會大眾接受并迅速蔓延。
為什么那些中老年男性粉兒跟加入這么一個相對跳脫的群體,有一個原因很重要,那就是這里沒有文化與經濟合謀的陷阱,成為消費主義狂歡的一種噱頭,而是有組織的信仰、自律引導之下的成熟群體。
盡管這些人的數量并不多,甚至很有些人并不情愿拋頭露面,但幾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喜愛的對象,之前的都把這份愛藏在心中,默默的喜歡,而當前能有一個場合可以勇敢得表達出來,并能夠符合本心的提出鮮明支持。
這種不藏著,不掖著,完全真實的表達內心的感情的方式,之前可是沒有任何的生存空間,能有一個跟志同道合的人有共同表達的場合是件很了不得的事情。
哪怕他們只會出現在虛擬的網絡當中,且這種奉獻和付出,只是表現在感情表達上,并沒有金錢和時間精力上的付出,能吸引來一部分成熟群體也不奇怪。
當然了,這一些都建立在劉清山不僅僅具有藝人的高光時刻,還兼備者其他更超然的個人能力上,比如強大的武力值,比如神奇莫測的救死扶傷。
但這一切的前提又都建立在他正面形象上的不畏強權,不吝慈善上,因而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站在道德高地上的人,能得到少部分老年粉兒并沒什么可奇怪的。
崇拜英雄是自古以來的人類心態主體,劉清山算是英雄嗎顯然相比那些被后世人樹碑立傳的人還遠遠不如,但至少很多人如今認為他有能力做到。
能力兩個字就是他區別于其他人的最形象化認知,至少放眼近數百年,他做過的很多事都是超越了正常認知的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