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第一副院長的翠西博士自然不會親自出面干這事,但劉清山可不是外人,有選擇性的給他透露一點有他參與項目的信息,還是很有必要的。
就像是這一次馬特的出演角色,原版就獲得過第8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盡管沒有最終獲獎,但也是以動作演員出身的他到目前為止,幾乎最高的職業聲譽了。
翠西給他透露的這一點小小信息,旁人看來似乎用處不大,一個配角而已,能在作品里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本分有什么好炫耀的。
每一年這樣的情況數不勝數,也沒見哪一位真的脫碳換骨,一步登天的成為天皇巨星。
配角永遠是配角,甚至有人由于身價的提高,竟然因此長時間變得無人問津了,最終逼得自己不得不自降身價才重新有了工作。
聽上去很可笑是嗎可現實就是這么的殘酷,為什么娛樂圈里永遠存在著爭一番的慘烈現象,那就是因為脫離了配角的枷錮,演員才會有沖進一線的榮耀感,才會有以后可能的榮華富貴和萬眾矚目。
否則,你還是毫無存在感的所謂主角,乃至主角身邊的綠葉,高票房電影鞋面下的墊腳石。
但劉清山去從中找到了最佳的炒作方式,就因電影成事在人表面看似一部南非橄欖球隊的勵志片,其實是曼德拉的個人傳記,這一點跟絕大多數的劇情片都不一樣。
影片以全球橄欖球大賽在南非舉辦為背景,講述了曼德拉在比賽前后,用比賽來促成他想要的政治黑人和白人的種族融合。
片中體育運動的真諦無疑不是快樂,而是一種傳達著深刻政治含義的工具,但觀者看后并不會覺得突兀。
并抱著寬容之心,來面對體育的真諦,或許是快樂,或許是競爭,或許是交往的一種手段,或許是政治的工具,對需要它的人來說,都不是丑陋的
關于歷史背景,如今的西方社會,剛好處在一個老美歷史上第一位非洲裔總、統即將誕生的競選前期,以是曼德拉的個人傳記,來影射這里未來會產生一位黑人總統,做為影片最大的潛在看點。
要知道將來的那位奧巴,在老美民間是有極高民眾基礎的,再加上他所在一方的助選團隊動用國家力量來為這部影片保駕護航,你說這部電影未來的市場飽和度的有多高。
并且,跟之前劉清山所有的劇本參與方式一樣,他雖然不是主要投資方,卻也是有他一成半分紅權的。
但他更看重因此片而帶來更深層的影響力,搞好選擇在這個時間點上映,就會一舉改變之前該片一直被人叫好卻少有獎項斬獲的尷尬境遇。
先撇開馬特西蒙不談,原版的導演兼制片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才是最大的失意者,不僅連續失去了五個國際著名影展的最佳影片大獎,跟最佳導演也失之交臂過兩次,最終導致此片聲勢搞得很浩大,其結果居然是顆粒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