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野外的很多積雪不能完全清理,即便是出于白天的正面照射之下,短短兩天內那些被清理過的地方也不可能全部融化,半是積雪半是雪水在零下二十幾度之下,就被凍成了一層光滑的冰面。
這么濕滑的環境下,連原地起跳,又怎么可能做出最完美的自我保護動作。
所以說,他們的每一次跳躍,幾乎都是在沒有多少自我防護的情況下出現的,落在地面上就會是實打實的硬摔硬抗,被折騰的幾乎散了架實為必然。
幸好他們每個人都擁有極高的身手,如果換成其他任何一支動作團隊,或許也能完成今天的拍攝,但收工后更有可能大部分進了醫院。
因而今晚為所有人準備了東北殺豬菜是必須的,讓他們有大碗酒喝,大塊肉吃,是最好的慰問方式。
不然劇組太過摳唆了,可能不等電影殺青,人員就跑了一大半。
僅僅是這里的溫度就足夠折騰人了,特別是荒郊野地之外,不僅風勢更大,就連一點可擋風的地方都找不到,可見這一次的拍攝有多辛苦了。
難怪原版的馮導在后來接受記者訪問時說了,以后打死他也不去東北不拍這類電影了,實在是太辛苦了,即使是一直待在導演區的他,也等于是把一輩子的苦都集中在那段時間了。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劉清山才相當大膽而堅決的多次采用已經到底的拍攝方式。
當然他身上有別人不知道的秘密,那就是他腦子里有完整的原版畫面,有很清晰地拍攝計劃跟拍攝難點認知。
就在劉清山正如演講一般吐沫橫飛的時候,觀摩團的那幾位老人家悄悄來到了帳篷里。
即使不算上軍人們的群演,參與剛才那場拍攝的演員和工作人員也超過了兩百人,自然不可能在一座帳篷里出現。
劉清山見狀趕緊結束了發言,低眉耷拉眼的把幾位老人讓到距離火堆最近的地方。
沒曾想,李老開口表揚的第一個人居然是陳祖名「這個家伙演得最好,當然了,距離遠我們不能看的太清楚,只能通過望遠鏡觀看,可能是剛好他那段表演出現在我的視線里」
陶老一旁進一步解釋「以往的戰爭片只顧了突出英雄氣概,其實忽略掉了真正的戰場殘酷性這個小伙子就很好的把很多戰士最脆弱的一面表演了出來,尤其是最后鼻子上被凍得足有一尺長鼻涕的那一幅畫面,幾乎震撼到了我們所有人」
因為不止是這支臨時組建的觀摩團,連整個電影項目都是付老跑下來的原因,付千秋自打來到這里后很少首先發言,即便是他在這群人里的資歷最高。
此時聽到兩位老伙計這樣的開場白,他也顧不得避嫌了,在第一時間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小伙子我知道,是陳龍的兒子吧陳祖名,是叫這個名字吧你演得很好,僅從那一個鏡頭上來說,我這個外行的觀點就是你的表演能力超過了你的父親」
隨后他把視線望向了大家伙,「為什么有這樣的評價呢就因為它的真實性面對死亡,尤其是身邊熟悉面孔的戰友們一個個當著自己的面陣亡,第一次站在戰場上的戰
士被嚇傻是最正常的表現我跟我的幾個老伙計都是從那個年代闖過來的,見到過太多的類似情況了,新兵里即便是平時膽子再大的人,面對著尸橫遍野也得尿褲子,兩腿發軟得站不起來」
李老緊跟著補充「經歷了這個過程后,戰士們才會真正成長起來,甚至很多人一夜之間就換了一個人,不畏生死,狠命搏殺但是,他們同樣知道挨了子彈會痛,被炸斷了腿會哭會叫,不能說沒有一個人能勇敢地面對傷殘或者死亡,可大部分人還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普通人就應該有最普通的最正常反應」
幾個老人的輪番發言后并沒有掌聲,而是久久的沉默不語。
直到劉清山張嘴說出一句話「幾位老人家正是觀念著我們這隊人馬,能不能拍出國內第一部最貼近現實的戰爭片,才不畏嚴寒的跑來這里觀看。他們最年輕的一位也有六十幾歲了,我們有幾個到了這把年紀了還有這份興趣跟勇氣」
此時的掌聲才熱烈響起來,人們這兩天雖然并不沒有了解幾位老人的渠道,但都能看得出來他們的身份之尊貴。
特別是付老這張熟悉的面孔,可是經常出現在國視新聞里的大人物,他們這樣不顧身份的跑來這里,其實已經很說明問題了,那就是他們很看重集結號這部片子。
沒有什么能有自己的工作被傳說里的人物看中,最讓劇組感到受寵若驚的了,更何況老人們將要成為自己人當中的一員,同吃同住在這個幾乎是最極端天氣下的惡劣環境里。
所以人們的掌聲是發乎于心的,里面既包含著被尊重后的由衷感激,也有對于幾位即將邁入耄耋之年老人家的敬服和膜拜。,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