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劉青山不知道作為家長的于晨輝對此事的看法,所以也只好裝作不知情。
“您老怎么想著來了?還勞動堂堂的樸經理陪跑一趟?”
在于晨輝的表情里看不出什么來,也由于正在公共場合,老爺子只跟劉青山略作寒暄,就和葛大全、張大胡子等人交談起來。
樸惠珍則是一臉地緊張,并趁機把劉青山喊了出去:“怎么辦,怎么辦,人家家長找來了,這一路上沒把我尷尬死!”
劉青山忍住了笑,“這么說于老爺子不是來找我的?是跟于毅興師問罪的?”
“他沒有說,只是昨天丟給我了一張火車票,估計是來找于毅的。”
“慧珍姐,先別慌,給我說說全部的來龍去脈,好幫你分析分析。”
“沒有太多了,那天老人家看到我后就一直本這個臉,實際上我們彼此間交流的并不多。”
“你也來到華國幾年了,可能多少了解些我們這里的風俗,尤其是上了歲數的人,對下一輩的擇偶要求算不上十分的通情達理。”
“山子,你不用拐彎抹角,我心里明白著呢。像我這樣的條件,一是還沒有離婚,二是有兩個孩子,在我們寒國男方頭婚也不樂意找像
(本章未完,請翻頁)
我這樣的!”
“嗯,慧珍姐,關鍵是你還有家庭,別人可不知道你和你丈夫早就處在了離婚的邊緣,很難讓人理解的。”
“可也不能全怪我,于毅可是知道我有家有孩子,為什么還對我展開追求?”
“好吧,我年齡還小,不可能幫到你更多。也許只能先了解到于老爺子的真實想法,再做進一步打算了。”
于毅的父母早在其五歲的時候就因意外而過世,是他的大伯于晨輝把他拉扯成人。
因而于晨輝的意見,或許比她的父母仍舊健在還要不容忽視,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親情問題了。
在這方面,便是劉青山也不好拍著胸脯打包票,況且他本身就是個未經人事的雛兒。
“也許我和于毅根本就沒有可能性,你說姐是不是剛好趁此機會退出來?”
“還沒開始談不上退不退出吧?不過你先別著急,我先去把于毅喊出來問問他的想法,也只有他最了解老爺子。”
接下來,很是頭疼的劉青山就忙碌在三方之間,兩天之后才有了個結果。
于晨輝實際上并沒有樸惠珍想象中的勃然盛怒,心里不滿意是真實存在的,但還不至于升起棒打鴛鴦的心思。
只是他已經認定兩個人之間早已發生過什么,之前對樸惠珍的不理不睬,有更多地不知如何處理的無措感在里頭。
可他終歸是個練武之人,而且還是位有著堅韌自持力的真正武癡,所以他對人對事的豁達爽直是和普通人絕然不同的。
所以在劉青山三番五次的從中游說之后,這一天就好像忽然想通了似的,主動找于毅和樸惠珍深談了一次。
他的要求只有一個,讓樸惠珍妥善地解決好家庭問題,到時若能和于毅走到了一起,他才能對逝去的弟弟兩口子有個交代。
能有這種結局,自然是皆大歡喜,更高興的反而是于毅,因為有他大伯在中間橫插一棒子,居然讓兩人間徹底的解開了那層窗戶紙。
當然樸惠珍雖然承認了那種關系,但在家庭問題沒有解決好之前,也不會跟于毅發生實質性的感情交流,畢竟她的心里對兩個孩子帶著愧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