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臺詞,居然比功夫片里的動作表演更值得期待?”
梁超維好奇地問道。
“過手如登山,一步一重天。人活一世,能耐還在其次,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時勢使然。眼睛里不能只有勝負,也要有人情世故,人要往遠看,過了山,眼睛就開闊了,但凡一個人見不得人好,見不得人高明,是沒有容人之心。這就是其中的三段臺詞!”
葉問是粵省人,劉青山說這些臺詞也是使用的粵語,聽在面前這些香江人的耳朵里,就格外多出來一種被歷史、歲月凝練出來的意境感。
王嘉偉一拍腦門:“不用看劇本了,這個片子我接了!超維,葉問還真得非你莫屬,但如此有深度的作品,恐怕拍攝進度會很漫長!”
劉青山哈哈大笑:“那就不關我的事了,該頭疼的是超維哥和投資方,我只管出劇本和最后的審核,其他東西一概不理!”
他之所以把最終審核權握在了手里,就是考慮到原版中所出現的故事和人物塑造的蒼白無力,而導致這個后果的不是具體拍攝,而是后期剪輯刪減過多的緣故。
把故事講述的支離破碎蒼白無力,幾乎無法打動任何觀影者,正是由于幕后剪輯的思路出現了問題,實際上王嘉偉真正拍出來的內容有很多很多。
電影雖說也算是藝術一類,但終究是一種娛樂性大過學術性的東西,指望人家看電影還要像讀言簡意賅、字字皆有出處的古文經典一樣經過一番考據才能弄明白,這不能不說是有點“裝”過了。
真正的好電影其實和好小說一樣,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好好講出一個精彩的故事,把故事講得云山霧罩讓人看不明白的,并非就是高深莫測,往往只是故作高深罷了。
原版就是因為這方面的過度解讀,而導致上映版本過于曲高和寡,深邃隱晦的東西太多,或者更通俗一點的說法就是太“裝逼”了。
如果需要觀眾在看完之后,還要搜索查閱一大堆背景材料和相關資料,才能明白個中關聯和種種細節的所謂“深意”,這部電影的公映版至少可以說是失敗的。
原版中存在著這么多的毛病,劉青山還堅持把它拿出來是有原因的,一是劇本的本身很優秀,王嘉偉的拍攝理念和過程也很圓滿,只是后期的剪輯出了問題。
二是,隨后的《葉問》系列電影會在功夫片史上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但直到它們上映之前,葉問這個歷史人物很少有人知曉,若有一部關于他的電影提前出現,就會讓《葉問》系列更具有市場影響力,獲得的票房收益自然只會是水漲船高。
原版《葉問》系列其實是誕生在《一代宗師》之前,劉青山有意將他們的順序調轉過來,也是出于更多收益的考慮。
而且《葉問》就不會再交給王嘉偉去執導了,在娛樂性和學術性面前,廣闊市場的最大興趣還是在于前者。
這種話即使沒人說出來,王嘉偉自己心里也明白得很,這不,轉眼他就主動提到了這些:“《一代宗師》我接下,但隨后的系列劇并不適合我的風格,你還
(本章未完,請翻頁)
要另找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