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吵,聽陳教授寫的什么詩。”
旁邊的吳副校長壓了壓手,大家再次靜下來。
陳銘環視了一圈后,才緩緩的舉起酒杯,凝聲道:“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嗯?
陳銘才一開口,眾人就愣住了,好多人都面面相覷,有點沒搞懂陳銘這句詩的意思。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這怎么聽起來像是愛情詩啊?
大家雖然沒搞懂陳銘什么意思,但是也沒人打斷陳銘,都靜靜的聽著,眾人相信,陳教授一定有自己的道理。
果然,又聽陳銘一字一句的說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說完,陳銘將自己手中的酒一飲而盡。
這是前世李商隱那首著名的《無題》。
哦不,是半首!
因為后兩句陳銘并沒有念出來。
其實陳銘知道,這首詩用在此時有些不太合適,不過,他要的就是這兩句!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實干!
也許,以前陳銘留在魔都大學只是因為無所事事,只是把魔都大學當成一個上班的地方。可是經過了這次之后,陳銘真的體會到了什么叫溫暖。
當陳銘聽說吳副校長他們這些魔都大學的領導跑去執法隊門口站著,當在議院上見到法學院的那些教授們聲嘶力竭怒斥樸宇的時候,陳銘在那個時刻,真的是有些哽咽了。
魔都大學不曾負我,我陳銘今后也必不會負魔都大學!
如春蠶一般,若蠟炬一樣!
至死絲盡,成灰淚干!
這兩句詩一出來,不知道讓多少人動容。
他們明白了陳銘的意思!
這就是陳銘!
這就是魔都大學的陳教授!
以前是,以后更是。
這首詩,本來是李商隱傾訴愛情的,可經過千百年的流傳之后,就慢慢的演變成了形容老師的佳句。
陳銘想說的千言萬語,其實用這兩句來表達是最為合適不過的了。
也許是有感而發吧,杜承陽將這句詩放到了網上,“陳教授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也許這是他對魔都大學的態度,但是我更覺得這是為人師表的人生觀。
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教師,如果能向春蠶一樣、像蠟炬一般,嘔心瀝血,無私奉獻,將自己的所有全部獻給這群可愛的孩子們,那華夏何愁不強?
那我華夏怎能不興?”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這個比喻絕了!”
“不愧是陳教授!也只有陳教授能寫出這樣的詩詞了吧?”
“誰說陳教授動手打人有辱斯文、毀壞教師形象了?”
“教書育人本就因該身體力行!”
“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影響到萬千的學子!”
“陳教授不正是再用實際的行動來向學子傳遞一種正確的價值觀?”
“那些噴子,那些崇洋媚外的樸宇的粉絲,你們睜開眼看看,這就是你們所說的教師行業的敗類!”
“我希望,向陳教授這樣的敗類,能再多一些!”
“醒醒吧你們,別成為外國人攻擊我們的工具!”
“同為華夏人,難道你們看不到陳教授對我們民族、國家的貢獻?”
“你們沒這良心為你們所謂的偶像訴苦、討公道,可公道自在人心!”
“你們又能得到什么?是樸宇的感恩?還是我們華夏的富強?”
網上,之前不理解魔都大學的人、不理解陳銘的人,此時也都站到了陳銘這一邊。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杜承陽的這條動態過了不久之后,就被一群教育界的大佬給轉發了。
京大的校長轉了。
南大的校長轉了。
許多國內高校的教授也都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