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這話的剎那,巽逸抬手向著天空一揮。
隨著巽逸這一揮,天空逐漸暗淡,連同那閃爍的灰色,消逝在巽逸的眼前。
這片天地本就誕生在巽逸的體內,是巽逸的一部分。
可以說,巽逸的意志就是這片天地的一切,只要他心念一動,就算讓這片天地徹底消失也不是不可以。
但,巽逸這舍棄天空的舉動,若是放在外面,被其他筑基以上的修士知道,那一定會讓他們在大驚失色后,咨磋巽逸的不明智。
天地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五行生克,陰陽循環,生死輪回,天命不會讓一方過于強勝,也不會讓一方過于弱小。這,便是天命的道,將萬物向著趨近平衡引領,也是他的公平,他的絕對規則。
這天與地,便是其中的一種絕對的平衡。
修士生于這片天地中,吸納著這天地間的靈氣,自然是要遵守這規則的。也只有順從天地的平衡,他們的修為才能有機會達到新的高度。筑基時形成的天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乃界中界,自然也要遵守這平衡。
舍棄了天,就等于打破了這一最基本的平衡,這么做,無疑是對規則對天命的挑釁。
那被帝君所創出的忘識術,便是打破平衡的一種手段。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天命不會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便會降下天劫,來懲罰那些試圖反抗之人。
如此一來,巽逸的道基將變得極不穩定。除非能他將那天重新恢復,或是找到新的平衡,不然他的體內世界,甚至還不如原先那空無一物的世界。
那灰色天空的消散的剎那,便有渾濁的混沌瞬間涌入,那天塌般的壓力,使得巽逸的體內天地劇烈顫抖,如同大雨中失去了屋頂的房子,任憑那混沌形成的大雨灌入屋子。
察覺到天地的不穩定,巽逸心中一沉。
他的體內天地無法承受這突如其來的壓力,已經出現了崩潰的趨勢。若他的世界就此崩潰,巽逸不清楚會有什么后果,他不敢去賭。
眼下留給巽逸的選擇只剩下兩個,一個是將被他消散天空重新恢復,另一個便是找到一種新的平衡。
“我...既然已經決定了我的道基中不需要天...那天便不會再出現在我的道基中...”
巽逸雖相比于之前有所成長,但他的骨子里卻依然有一股倔犟。
在靈籟宗時,他執意要外出歷練。在仙泉城被追殺時,不肯使用腦中的功法配合夢雪。在金蟬大師暗示不要挑戰柳川道人時,依然選擇挑戰。只要是他認定了的事情,除非是撞上了南墻他才會回頭。眼下亦是如此。
“我的道,是什么?”
想要讓體內天地找到新的平衡,就必須要先弄懂自己的道是什么。這也是巽逸第一次面對這個問題。
修行,亦是修道。
俗話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修士修行,便是為了得道。
道,看似虛無縹緲,無形無象,無始無終,卻又
(本章未完,請翻頁)
包容萬象,亙古不變。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究竟能領悟多少,就要看自身的造化與悟性了。
大地不斷顫動,掀起一塊塊小石頭,有的更是擊打在了巽逸的身上,但巽逸卻一動不動,仿佛沒有感受到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