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小刀見劍柄上龍頭赫然,心知眼前之物即為江湖中人夢寐以求的黑龍劍,急忙將它用布包裹縛在背上。
他正要起身,看木匣角落放還放有一小檀木盒,盒面雕刻著一朵繁復精美的蓮花紋飾,心想:“這小盒中想來藏的也是凌云寺中的非凡珍寶。”將盒子打開,見盒中放著一張絹布和一塊晶瑩剔透的玉骨。
冷小刀展開絹布,見其上寫著幾行端莊小字:
唐隆元年六月初,開元圣文神武皇帝夜夢西南方正雕造佛祖佛之巨像,引為大吉之照。不久,玄宗皇帝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開唐朝極盛之世。玄宗皇帝由是感念佛恩,后察知西南方所修大佛為凌云寺大佛,遂將此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子恩賜凌云寺。
冷小刀看罷絹布,心中大震,大喜想道:“這玉骨居然是佛祖的真身舍利,當為稀世之珍寶,用它當可輕易換得榮華富貴。”正想將檀木盒放入懷中,卻覺一道光芒落在自己心上,抬頭見金佛威嚴而又隱含慈悲的蓮眼正凝視自己,轉念想道:“這次能得起死回生,全得凌云寺和佛祖護佑,做人不能貪得無厭,得寸進尺。”便將那蓮花木盒緩緩放回。
冷小刀在磕頭之處找到石坑機關將它關閉,又跪在佛祖面前,小聲道:“弟子今日盜竊凌云寺寶物,罪該萬死。但師命難違,日后弟子當找機緣,補償罪過。”說罷虔誠地在佛像前磕了幾個響頭,這才轉身離開。
此時,凌云寺中嘈雜喧鬧一片,滅火聲、打斗聲交織在一起。
冷小刀見四大天王護法及寺中武僧都被黑衣人糾纏困住,便貼著大佛石壁,在大佛陰影遮蔽下向三江邊躍去。
大佛腳下,刀聲與鞭聲大作,明智大師與老人依舊斗得難解難分。老人手中長鞭使的是狠辣刁鉆的七十二路陰蛇鞭法,將明智大師死死纏住。
明智大師眼尖,鞭影中見大佛邊人影閃動,不久又見大佛心窩處石門打開,心知不好。
又戰了一刻多鐘,明智大師眼光掃出,見大佛石像上躍下一背負長劍的黑衣人,當下一聲長嘯,刀法大變,刀刀只攻不守,使出兩敗俱傷的打法。
老人手中長鞭鞭法一變,施展出纏法和守法,冷笑道:“我今天可不想和你拼命,把你留住就好。”明智大師手中戒刀連出數刀險招,都被老人有驚無險地化解。
鐵臂狂龍等冷小刀縱身跳上了小舟,口中發出一聲長嘯,將手中雙槳急劃,借三江奔流之水勢向下流疾馳。長嘯聲方落,圍攻凌云寺四大天王的七人立時撤陣向大佛腳下的江邊飛身躍下。
冷小刀所乘小舟方才駛出半里,猛聽大佛腳下黑漆漆的江水中一聲悠長的怪吟聲響起,三江水隨之翻騰起來。
七名黑衣人落在江邊的兩艘小舟之上,正要駕船狂奔,忽見江中一個翻天巨浪打來,頓時將小船打翻。七人落入水中,見滔天巨浪之中有條巨大的黑影在江中盤旋,急忙向對岸游去。
七人都是水中好手,在水面浮沉輕松自由如大魚,不想水中一條巨尾卷來,將其間四人卷入江底。
明智大師與幾位武僧手提兵器站在岸邊,見七人水性奇佳,皆不敢下水爭戰,只得眼睜睜望幾人遠去。
明智大師怒氣沖沖地望著幾人,先見四人忽地沉入水底不見,到最后,其余三人也皆不見了蹤影,心中奇道:“這幾人水性真是了得,怎么不在水面上游過去?”
不久,三江水面漸漸平靜下來,一輪明月也從烏云后走了出來,明晃晃照在江面之上。
明智大師張大雙目,見沉入江底的七人竟再也未能浮出水面。
端坐禪房靜修養傷的敬海方丈聞得怪吟之聲,低頭合什道:“罪過,罪過!清空,快去通知張捕頭,就說黑龍劍被盜,請他相助。”清空和尚聞言道:“是,方丈。”說罷飛身而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