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峰高聲道:“弟子謹記青城門規,時刻遵行。”
上午接下來的時段,林長風沒有再教授張青峰新功法,而是細細指點他青城內丹術第一階筑基功法中沒有精熟牢固之處。
在他看來,唯有打好丹鼎的基礎,方能使精、氣、神長旺,及基筑成,方能精則固,氣則還,為堅固不壞之基。
青城山道士煉丹,分為外丹派與內丹派。外丹派主張以外丹為主,內丹為輔,內丹派主張以內丹為主,外丹為輔。青城山遠古就有“女媧煉石”、“黃帝鑄鼎”的煉丹神話傳說。
晉代青城山道士皇甫士安著有《養丹訣》一卷。后來歷代青城山道士都有煉丹著作,并收集常用藥物名稱及丹藥制作和用法一百余種,這種煉丹術和丹藥,丹道稱為外丹術。而道教內丹術主張以身體為鼎爐,以精氣為藥物,以元神為火候,精、氣、神在體內凝聚不散就叫做“內丹”,人體部位稱為“丹田”。
練了一上午的功夫,吃罷午飯,小憩一個時辰后,見素前來帶著他前去講經堂。
兩人到的時候,已有二三十名年輕弟子端坐在書桌前靜讀。進入正堂,映入眼簾的是道德天尊老子的畫像,只見老子白須白發,手執羽扇,天庭飽滿,仙風道骨。畫像的頭頂是一塊木匾,上書四個大字“道法自然”四個大字,筆法遒勁飄逸。堂中擺著幾十張矮桌和蒲席,學生和老師都跪坐著。
等得不久,青玉道長道袍飄飄而來,入門徑直走上老師席位。
堂中弟子紛紛起身,先向老子神位行禮,再向老師行禮,在這樣的禮道引導和氣氛熏陶下,眾弟子對道法和老師的敬畏之心自然而生。
青玉道長將手中戒尺在木桌上一拍,朗聲道:“眾弟子肅靜,先溫習上次所講《道德經》,大家先齊聲誦讀一遍。”
張青峰依言打開《道德經》,與眾位同門開始誦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誦讀之音在青城山山水間回蕩,張青峰在青城山習武修道的第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暮色時分,張青峰吃完飯,見見素前來道:“師弟,師祖請你前去藏書樓。”張青峰隨著見素來到藏書樓下,只見丹陽道長正站在書樓門前,守候書樓的弟子已關門而去。
丹陽道長取出鑰匙,打開書樓那扇巨大的鐵皮大門,道:“青峰,你跟我來。”
張青峰跟隨丹陽道長進入書庫,只見兩間貫穿的大屋兩邊都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數行書柜,書柜之中皆擺滿書籍或竹簡,加起來數以萬計。
丹陽道長走到最后一間書屋的盡頭,轉身道:“這是我青城派自開派以來搜集或撰寫的武功與道教書籍。青峰,你可知道我為何要帶你到書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