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道長大喜道:“青峰,還不上前跪謝白眉師祖。你們好好練劍論道,我去周圍看看峨眉的金頂絕美秋光。”他見白眉道長要將畢生所悟傳與張青峰,自然知道不能在旁視看,便找個借口避讓在一旁。
張青峰上前恭敬磕了幾個響頭。白眉道長道袍一抬,將他帶起道:“青峰,你先聽我講述這四劍的來源與義理,你需明源頭通義理后方能習練至高劍道,否則你習武一生皆會在招式中沉淪。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你可知這幾句之要義?”
張青峰熟讀《道德經》,當下不假思索回答道:“意思是將,道是獨一無二的,道本身包含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相交而形成一種均衡的新物,萬物都在此新物中產生。萬物背陰而向陽,并且在陰陽二氣的互相激蕩中而成新的和諧體。不知道徒孫解得對不對?”
白眉道長不置可否道:“我這四劍便是從上句中悟化而來。這四劍的第一式叫做‘金光萬點’,第二式叫做‘三星高照’,第三式叫做‘陰沖陽和’,第四式叫做‘一統九州’。今日但求你能將‘金光萬點’一式學會,其余三式你先將它們牢記,日后自己慢慢領悟。你需留意,第四式‘一統九州’是從道中化來,且接近于道,不是僅靠苦練就能練就,更需要機緣天賦方能悟得。”
張青峰暗想道:“從今晚到明晨還有許多時辰,白眉道長說只需學得一式,想來這一式必定極為繁復。”白眉道長道:“將你劍給我,我將‘金光萬點’這一式演示與你看看。”他接過張青峰遞過的寶劍,先持劍緩行,到后來猛然奔行,快逾閃電。張青峰看他這一式使完,步法身法使了數種,劍法招式變化了數十種。
白眉道長道:“我見峨眉金頂日出發金光萬點,這一劍便是從峨眉金頂日照和數種劍術中悟出。金光萬點寓意為一劍化萬劍,萬劍如日出之光。這一劍的最高境界便是讓劍光如日光灑落敵身,敵雖能眼見,卻不能低擋。這一劍用于被多敵圍困之時,最難處為瞬間移身換形數次,同時連出數十劍,劍身步三者需配合無間。我曾于幾年前用這一劍怒挑天狼幫巴蜀分壇,一劍刺傷了四十九人。”
張青峰震驚道:“一劍刺傷四十九人,師祖好生了得。”
白眉道長道:“可惜,這一劍只能將他們輕傷,因出手過于快捷,力就分散而不能強勁,這也是這一劍的弱點。我原本想一步化七劍,七步化四十九劍,于無形無實中一劍出,而殺四十九人。但實戰時發現如此力量會被分散弱化,故最終還是將它定為三十六分劍。”當下白眉道長將金光萬點的六種步伐,三十六式劍招一一傳與張青峰。
月出西山之時,張青峰方才將這一式勉強掌握,使動之時,只見他身影閃動間,劍光點點難辨虛實。白眉道長點頭道:“青峰,你悟性上佳,已得此劍精髓,只需日后勤加練習即可。”隨即叫來丹陽道長,擺上飯菜,一邊吃飯,一邊談天說地。
吃罷夜宴,丹陽道長自去飲茶,白眉道長則帶著張青峰習練講解金頂四式之后三式。
白眉道長道:“先容我將金頂四式的理論細細講解一番,你要明白心法為要,劍招為其次。你日后可依據我對劍道的闡述,自行修正完善劍招亦無不可。第一式‘金光萬點’是從金頂萬道金光中悟得,也是我一生中學得的數十種劍術的散發。練此劍招時需見識過世間多種武學流派,心藏萬般武學,取各派武學精華匯為這一式,一劍出則萬劍發,像日照天下,有網羅四方的氣度。”
第二式‘三星高照’,是我一生武學的匯總。三代表著各種各樣的事物,三不是指具體的三招,而是指陰陽兩氣交匯形成的沖氣。陰陽兩氣是世間萬物最精純強大的氣場代表,沖氣是兩氣激蕩的產物,為陰陽兩氣之附屬之力。這一式施展時以強橫無匹的內力為強大立足,一劍出則風云激蕩,有橫掃天下之勢。
第三式‘陰沖陽和’源自道家所言二,二指混沌之氣分出的陰陽兩氣,兩者陰陽對立,有無相生,對立又相互依存。此式需習練者先從天地間找尋吸取天地間至精純陰氣與陽氣,而后將陰陽兩氣熟練掌控,使動時內力化作陰陽兩氣。此式難點在于如何將至純的陰陽兩氣平衡掌控。你想,為天地間至精純之陰陽精氣,想要吸取已是難上加難,以人之肉體凡胎又如何能熟練掌控運用?”
張青峰問道:“這至精純陰陽二氣存在何處?該如何吸取化解?”白眉道長道:“此氣藏于我道教三十六洞天,每一洞天皆有一處放存。我峨眉派之氣就在這金頂,你們青城派之氣則藏于張天師除魔時設置教壇處。還有一途,天地靈果吸取天地靈氣,可食而煉化之,提煉出陰陽二氣。當年的張天師創此修煉之法,記載于其所載《天道訣》第一卷中,可惜,今為鶴鳴觀所獨有,我只知曉其中大半。”說罷將那吸取運用陰陽二氣之秘法告訴張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