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頭都要大了,看著紙張上記錄的幾種他確定下來的元素,想要找到標準答案。
應該和從石炭的碳氣入手,因為它可以帶走風!
那么碳氣是什么?硫磺燃燒和風結合產生硫氣;碳氣似乎也是碳燃燒和風結合的產物。
但如果真是這樣,那么已經有了風的碳氣為何還能帶走風?
他要確定一下石炭燃燒的問題!
他開始嘗試燃燒是碳,但是怎么能夠把風隔絕呢?
他繼續作死!
把是碳放在罐子里,鏈接了一根橡膠管子!
他開始燃燒石碳;并用嘴通過橡膠管子抽取罐子里的風。
然后,他立刻就感覺到了一種窒息之感!
眼前一黑,身體直接就癱倒在地上。
過了好半天,他才緩過勁來!大難不死啊,希望有厚福吧。
他打開金屬罐子;然后發現是碳竟然真的沒有燃燒完!
他自然不知道,即便他不作死,實際上靠著少量的氧氣,碳也燃燒不完。
至此,他確定,石炭燃燒產生的碳氣就是一種風化碳。
結合窒息之感,他認為,碳氣是一種死氣!
那么碳實際上是在和風里的死元素結合而成的碳氣?
硫呢?
他越想越覺得對,碳氣可以讓人中毒,硫氣刺激喉嚨,還可以變成綠礬油腐蝕骨肉。更何況風化不就是一種死亡嗎?
可是這樣又不對了!如果碳氣是碳和死元素結合而成的;那么碳氣為何能還原同樣和死元素結合的金屬?
除非碳氣是和生元素結合而成的!
生化碳帶走死化金屬的死元素,讓金屬還原成本質?
那么硫燃燒呢?也是和生元素結合?
那么金屬加熱燒紅后呢?
至少鐵燒紅后自然冷卻產生的黑鐵,是自然界里的鐵礦一種。若是死化鐵,那么為什么鐵燒紅就是死化的,碳燃燒就是生化的?
張龍象覺得自己腦子不夠用了!
他決定嘗試分離自然界里的“風”
想了一上午,他也沒有找到直接分離風的辦法;但是他想到了一個主意;祛除一定的風,剩下的就是另一種風。
他讓老費的陶瓷廠給自己設計了一個大瓷罐;然后又訂做了一個鐵蓋子將陶罐蓋上,再用熔焊技術密封!
蓋子上設計了一個長長的彎形鶴嘴,鶴嘴的末端用蕭平的閥門廠生產的閥門堵住。
他開始用鼓風機向陶罐鼓風,并尋找可能漏氣的地方!
很多次試驗后,以漲碎了幾十個陶罐為代價,終于設計出來了一個密封的反應罐。
他開始給反應罐加熱;然后再用排水法搜集重新冷卻后的風。
他呼吸之后發現,雖非死風,但明顯生機不足。
然后他又進行第二次試驗,將碳氣加入其中加熱!
這一次,風徹底死化了。
這說明,碳氣帶走的只能是生元素!而且生元素加熱后會變化成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