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了,有人跳樓了!”
同學們像熱鍋上的螞蟻,開始騷動起來,紛紛跑到走廊,才發現有個男子從圖書館樓上跳下來自殺了。
害怕和恐懼迅速彌漫開來,同學們紛紛收拾書本,離開圖書館。
膽小的女同學三五結伴,遠遠地躲著走;還算膽大的男同學,也只是瞄上一眼,便行色匆匆地走開,原本座無虛席的圖書館,不一會兒已是人去樓空。
陳若明離開圖書館的時候,特意走近看了那個跳樓的男子。那是一個中年男子,身材肥敦矮小,正像一只鼓脹的青蛙慢慢泄氣一樣,靜靜地躺在血泊中,血已經凝固,感覺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
“為什么要自殺呢?”
他凝視著死去的男子,不由想起可能造成他自殺的理由,或許是因為所愛的人不能再愛了,或許只是因為窮困潦倒走投無路,或許并沒有什么具體的理由。
一跳了之,好似可以拋開所有的煩惱,卻不是明智的選擇。但是,誰的青春不曾想過自殺呢?沒有想過自殺的青春,大概是不完整的青春。他何嘗不是沒有想過。
自從這天以后,他回到了803教室晚自習,后來又換成了隔壁的802教室,再換到403教室,最終還是回到了最為熟悉的803教室,那里連空氣的味道都在他的記憶中,他怎么能不想回去呢?
盡管時間一天天過去,但是徹底忘掉過去,從中走出來,談何容易,何況陳若明和丁婷在同一個班,抬頭不見低頭見,每天除去睡覺時間,見面的時間比不見面的時間還要多。
陳若明開始頻繁在外做兼職,這樣既可以把注意力從丁婷身上轉移,還可以有不錯的收入。不僅如此,他還聯系各種兼職業務,帶著班上的同學一起做。
“陳若明,陳若明,在不在?”教《工業工程》的老師點名道。
“林廷柏?林廷柏?”
“楊道榮?楊道榮?”
“……?”
“怎么這么多人沒來上課,都到哪里去了?”老師抱怨道。
“老師,他們都被陳若明帶去做兼職了。”一個管不住嘴的同學忍不住說出口。
這讓點名的老師覺得好氣又好笑,無奈地道:“班干部帶頭逃課,到外面做兼職,這真是頭一回聽說的事。”
陳若明并不為了逃課而逃課,沒有兼職做的時候,他會按時去上課,認真聽課。
下課后,丁婷和李振華已公開手拉手,一起走去飯堂。在從教學樓到飯堂的路上,有一天,陳若明無意間見到讓他心情復雜的一幕:李振華蹲在丁婷的腳下,給她的一只鞋系上松了的鞋帶。
午休的時候,陳若明躺在床上毫無睡意,腦海里就像放著無限循環的小電影,一幕幕出現李振華蹲在地上給丁婷系鞋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