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中年人拉來一頭穿了牛鼻的耕牛到江陵,要諸葛亮前來看牛。
諸葛亮聞之,遂出去看牛。
一見那牛,諸葛亮神情便呆住了,死死的盯著那中年人拉著牛轉圈,牛很聽話,絲毫不見狂躁,中年人往何處拉,牛便往何處走。
諸葛亮之才,自然看得出來,不是這牛本身聽話,而是牛鼻穿了銅環牽了繩子的緣故。
諸葛亮激動的問道:“此牛從何處尋來?”
中年人答道:“自上庸郡牽來,乃秦國之牛,秦國百姓今年皆用如此之牛耕種。”
諸葛亮忙問道:“此牛耕種之力幾何?”
中年人道:“可省下一人力,只需一人便可同時控牛控犁。”
諸葛亮忙令人將此牛牽去實驗一番。
結果,真如中年人所言,只一人就可以同時控牛控犁,不止是省下一牽牛的人力,而且牛犁地的速度明顯更快,這一消一漲,形成的效率是巨大的。
諸葛亮震驚了,又叫人告知劉備,讓劉備亦前來觀看。
劉備正在看望病體愈來愈重的劉璋,聞之消息,趕忙前來。
諸葛亮將事情詳細告知劉備,劉備亦大為震驚,還親自下地牽牛犁了一段。
親身感受到牛穿了牛鼻之后的便利和效率,劉備神情變化了一陣,方問那將牛牽來的中年人道:“秦國何時開始已用如此之牛耕種?”
中年人道:“春耕之時已用,秦兵嚴控邊境,小人也是近來才偷得時機將牛牽來。”
劉備再問道:“若所有牛皆如此做法,死傷幾何?”
諸葛亮道:“百頭牛不過死其一,然相對于其帶來的便利和效率萬分值得。”劉備來之前,諸葛亮已經把事情都問清楚了,此時由他說出也是一樣的。
諸葛亮又道:“今已近秋,只得先推廣此事,明年春耕可用,但也比秦國差了一年。”
劉備嘆道:“差了這一年,足以讓劉宇多積累一倍的糧草,秋收之后,他可繼續征戰。”
不管怎么樣,差的時間補不回來,劉備只能下令先讓治下百姓穿好牛鼻,待來年春耕,再慢慢趕回來,至少讓同等數量的人口,產糧效率不能比秦國低了。
諸葛亮、劉備這邊發現了劉宇之秦國皆已用穿牛鼻之牛耕種,而產生的便利和效率。曹操那邊,也沒晚多少時間,只晚了半個多月。
曹操和司馬懿亦大為震驚,很快以天子劉協的名義下詔在統治境內皆穿牛鼻,為來年春耕做好準備。
倒是孫權那邊,因為隔著劉備和曹操,以及劉備、曹操有意封鎖,原本孫權還要比劉備、曹操又晚一年才得知此事的。
不過,好在劉宇知劉備、曹操皆已在其統治境內施行穿牛鼻,以待來年春耕,他便也令青衣衛主動將此事情傳達給了孫權,好歹也讓孫權統治境內的百姓趕上了來年春耕,不至于再差劉備和曹操一年。
除了穿牛鼻提升耕種便利和效率,劉宇南征結束之后,伏皇后下詔向天下昭示劉宇的功績,七擒七縱一事亦天下皆知,諸葛亮聞之除了震驚,又覺得遍體生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