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來。”諸葛亮引劉備到榻上共坐。
入座后,諸葛亮沉吟了一下,才道:“大王可知眼前困境?”
劉備道:“吾自知眼前困境,唯軍師奇才有可能解,吾愿聽軍師賜教。”
諸葛亮道:“秦王劉宇,時隔近三年再開大戰而親領五十萬秦軍東征,乃為徹底滅亡曹魏,統一北方。曹丕雖占有青、兗、豫、徐四州,轄民近四百萬。然曹丕為扛秦軍壓力,近三年來,不顧民生募集大軍,四州青壯近乎都入其軍,致使民間生產力崩塌,卻反而仍要供給數十萬大軍,已是民不聊生之狀,曹丕早失人心,且其麾下之軍,看似數量巨大,然其戰斗力不如曹操時期十幾萬魏軍精銳。此番曹丕絕難擋秦王劉宇大軍。正因曹丕早失盡人心,亮一開始才不贊成大王北上聯軍,在天時、地利、人和皆無的情況和秦王劉宇之強大秦軍硬碰硬決戰,然大王一意孤行……”
說到這里,諸葛亮頓了一下,看向劉備。
劉備一臉慚愧。
諸葛亮繼續道:“大戰至今,聯軍雖有數勝,卻難改敵強聯軍弱之大勢,更兼敗數更多,折損遠比秦軍更大。初時秦軍有五十萬,而聯軍有四十萬,聯軍只差秦軍兩成。然戰至當下,秦軍仍有四十萬出頭,而聯軍已不足二十萬,差了秦軍一倍有余,可見秦軍之強大不可敵。秦王劉宇崛起于黃巾之亂,三騎奪城,經略上庸三郡,討伐董卓,攻占漢中,后趁李郭之亂又攻占關涼等地,其實力連當年已吞并袁紹的曹操都忌憚甚深。赤壁之戰,曹操慘敗。劉宇趁機攻略益州,更奪取河北冀、幽、并三州,天下過五成已被其占,其勢已成,攻占洛陽、陳留、潁川等地后,更是天下近七成皆被其占,遠比赤壁之戰前曹操更強。今曹丕人心盡失,難擋劉宇攻滅曹丕。彼時,劉宇更占天下近八成,大王更非其敵手。”
劉備道:“吾正是怕劉宇吞并曹丕后,太過于強大,而吾孤掌難鳴,這才一意孤行,造成當下的困局。”說著,劉備面不改色,反正他是絕對不會承認,他一開始唯一急切的想法就是再重演一次赤壁之戰,扳倒劉宇。
諸葛亮看了劉備一眼,沒有多說什么。
劉備憂心道:“軍師,當下此等困局,吾該當如何是好?未來又當如何?”
諸葛亮只說了一個字道:“走!”
“走?”劉備一驚,滿是疑惑:“走往何處?”
諸葛亮解釋道:“當下聯軍敗局已定,若再不走便只是為曹丕陪葬爾,走方為眼下上策。至于未來,劉宇雄才,更兼有郭嘉、賈詡、田豐、劉曄等諸多謀略與治國之輩輔佐。加之勢力強大無敵,無法與之硬碰。唯可固守保國,以待變故。”
劉備問到:“曹丕若敗,兗、豫、青、徐等地必為劉宇所占,彼時如軍師先前所言,劉宇將占天下近八成。吾荊、交等地不過一成有余之地,如何抗衡得保國土,而待變故?”
諸葛亮道:“曹丕即敗,劉宇占青、兗、豫三州之地,然徐州卻不由其全占。大王離去,可直往東南,取淮南、臨淮、廣陵等淮河以南三郡人口錢糧。連同荊、交二州,大王便可有天下一成有七之地。屆時荊襄與淮河之南連成一片,淮河可自成一防線。荊襄有大江山川之險,襄陽一地據亮觀察,實乃一防守妙處,可擋百萬大軍。大王還可與孫權結盟共保,連東吳水軍加荊襄水軍,可在水軍方面遠勝秦軍。襄陽不失,大江天塹不失,大王之國自可保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