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康聞之昌黎郡兵敗,不僅九萬大軍全軍覆沒,弟弟公孫恭也被俘虜,他驚得兩腿一軟,幾欲摔倒。
昌黎郡完全失陷,漢軍攻入遼東郡之后,一路長驅直入,直撲襄平城。
張郃仍領兩萬漢軍為前鋒,一路清除通往襄平城的各個關隘。
一個關隘最多的兩三千人,大部分是幾百人,最少的甚至只有幾十人,前鋒不攜帶輜重,行進比主力快得多,便是主要清理這樣的關隘,讓攜帶了大量輜重,行進比較緩慢的主力大軍可以一路暢行,不會因為區區小關隘時時被阻。
隆興關,這里的四百多遼東軍守軍士兵得知漢軍將至,竟棄關而逃。
遼東軍雖說頗為精銳,但怕死乃人之本性,九萬大軍在昌黎郡全軍覆沒,就連公孫恭都被俘虜了,他們區區四百多人,怎么可能抵擋得了漢軍,不逃肯定就是死啊。
張郃不費一兵一卒,輕松占據隆興關。
公孫氏畢竟統治遼東五郡幾十年,在五郡之中有些民心,更也有些死忠之輩,有不戰而逃的,自然也有頑固死守,一心死忠的。
肖門關,這里的守將名為石靳,他便帶著自己麾下的三百多遼東軍士兵頑固死守肖門關。
張郃也不客氣,眼見肖門關守將不欲投降,便立刻下令攻關。
雖說張郃大軍乃先鋒,只帶了簡易的云梯,但肖門關并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那種雄關,不過是一個普通小關隘,且只有區區三百多人,張郃兩萬大軍,絕對的數量,嚇都能嚇得肖門關守軍士氣全無。
肖門關守將石靳頑固不假,一心死忠公孫氏,不畏生死不假,可是肖門關的其他士兵可不是人人都由石靳這樣的心態,石靳不怕死,他們怕呀,只不過習慣聽從上峰命令,不敢私自逃跑罷了,不代表他們還剩下多少戰斗力。
一輪箭雨射得關上遼東軍大亂,石靳自己都差點中箭。
很快,漢軍通過云梯登上關隘,與關隘內遼東軍廝殺,一炷香時間,斬殺石靳與百余名遼東軍士兵,余者投降,肖門關也被張郃輕松拿下。
有望風而逃的,有頑固死守的,自然也有直接投降的。
事實上,直接投降的最多,基本上十個關隘,五個直接投降的,四個望風而逃的,只有一個頑固死守。
兩天時間,張郃大軍清除三百多里,即將兵臨襄平城下。
襄平城內,漢軍將至給城中帶來巨大壓力和爭論。
有人建議公孫康投降,也有個別將領建議決不妥協,靠著城中聚集的兩萬多士兵死守倒地,覺得不是沒有一絲希望守住城池。
公孫康也考慮過投降,可他老了,并不怕死,而且神武帝劉宇已經向天下宣告他抗旨不尊,乃反賊,就算他愿意投降,也不一定能保住性命,再則公孫氏幾十年基業,他也不甘心就這么拱手送出,綜合幾項,最后公孫康決定死扛到底,有死而已。
張郃漢軍前鋒,趙云漢軍主力先后抵達襄平城下。
得知公孫康不欲投降,趙云皺著眉頭,臉色并不好看,他冷哼道:“困獸之斗,冥頑不靈,傳令,做攻城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