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本來在批閱奏折,聽聞消息,他嚯的站了起來,沖出御書房,以至于門檻將鞋子絆掉了一支,他都渾然不覺。
站在未央宮前空曠處的石板上,看著蔚藍的天空,劉宇宣泄著心里的激動。
“傳旨,甘寧火速進京,沿途各郡縣驛站做好準備,敢有怠慢,定斬不赦!”激動的同時,劉宇下旨道。
這道圣旨一出,百官皆驚,甘寧率領海軍船隊究竟去做了什么,陛下居然這么鄭重,當年諸葛亮自朱崖州島反攻中原,百官請調甘寧海軍南下,陛下都不允,堅持讓甘寧按照原計劃遠航深海。反正在事情完全明了之前,百官還是弄不懂的,但不妨礙他們好奇。
百官也在等待甘寧抵達長安,想看看甘寧這一趟兩年多,究竟帶回來了什么了不得的東西。
甘寧海軍船隊沒有在舟山海港停靠,而是沿大江入海口,到建業才靠岸。
接到劉宇的圣旨,甘寧騎上快馬便直奔長安城方向,他知道陛下一定等候他到長安城親自奏報。
甘寧每到一個驛站便換快馬,只用了不到六天,就從大江以南的建業生生趕到了長安城,八百里加急也不過如此。
抵達長安城,早有內侍在城門口等候,讓他直去皇宮。
進入皇宮,劉宇見到甘寧的第一時間,不等甘寧行禮參拜,劉宇就先走了下來,激動的抓住甘寧的雙臂問道:“興霸,此行辛苦了,事情進展如何,可否順利?”
甘寧答道:“陛下,甘寧有負陛下所托,只帶回來了紅薯和馬鈴薯,并未發現玉米,紅薯與馬鈴薯也已經啟程運來長安。”
聽到前半句的時候,劉宇心都沉了,但聽到后半句,劉宇瞬間又激動了起來。
“好,好,有紅薯和馬鈴薯足矣,玉米之事無需急切。”劉宇說道。
這時,劉宇也才突然意識到,玉米最開始的時候,并沒有后世所見那樣大個頭,而是個頭極小,只比拇指稍大一些,且顆粒稀松,可能當前時代還太早了,當地土著也都還沒有發現玉米,更別說培植。不過產量最高的本就是紅薯和馬鈴薯,特別是馬鈴薯更夠在鮮卑大草原大規模種植,對劉宇徹底鞏固鮮卑大草原為大漢固有疆域的戰略至關重要,能帶回來這兩樣,已經是極大的驚喜了。
就憑這兩樣種子,甘寧之功就比之昔年霍去病封狼居胥,竇憲勒石燕然都大。
除了紅薯和馬鈴薯種子,甘寧這一趟還帶回了上百箱黃金,全部都是用帶去的絲綢和瓷器以及一些特別用精鋼鍛造的刀劍換到的。
當然,黃金雖貴重,相比較紅薯與馬鈴薯種子是不值一提的。
接下來,劉宇還詢問甘寧一些遠洋的細節,以及找到美洲大陸之后發生的事情。
美洲大陸當前還處于石器時代,多以部落的形勢存在,甘寧船隊抵達美洲大陸一次靠岸的時候,還曾遭遇沿海數百土著的突然襲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