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爺和吳閣老對視一眼,眼睛不由得一亮。
其實封賞給有功勞的人基本上也就是宅子土地和金銀珠寶,再然后升官。
沒有什么新意,歷朝歷代大部分都是如此,更有甚者可能會賞給對方美女嬌妾。
可是沈哲的這個辦法看著普通卻很實用。
這些將領們可并不是都出身于京城的官宦世家,有很多都是貧寒人家出來的農家子,進了軍營一路拼殺,才立下了功勞。
對于他們來講,這么做,為的不過就是父母和家人。
畢竟他們不可能馬上退伍,還要回到軍營去繼續保家衛國。
尤其是北疆的士兵,邊疆苦寒,有的人不大習慣,而有的老人更是故土難離,那么,在他們老家以朝廷的名義修一個大宅子再賜一些土地,估計將領們覺得比直接賜他們金銀珠寶排面更大。
于是沈哲的這條建議就一致通過了,但需要加一些完善,這樣的話,金銀珠寶就不需要大量了。
倒也不是說一點沒有,前段時間朝廷查處了一批貪官,也的確查封了不少家產和金銀珠寶。
然后大伙的思維就延伸了。
其實如果能將這些將領們家鄉的貪官污吏,查處一批那就更省事兒了。
當然了,這樣的事情做起來沒有那么容易。
但目前這個辦法的確很妙。
趙俊生并沒有參與討論,在這里說一下,他春闈已過,他如愿以償的成了狀元郎。
其實按照以前,像他這樣的可以做探花郎的,為的是取個好兆頭,可趙俊生才情實在好,吳閣老他們不想讓他做探花郎。經過大臣們商議之后就做了狀元郎。
然后探花郎點了另一個年齡和趙俊生差不多也眉清目秀的少年。
趙俊生入了翰林院,但很快的就成了沈哲的老師。
平日里也會幫著處理一些公務。
此時他就坐在一旁進行著記錄。
因為稍后他還會拿這些記錄給沈哲看。
這也是沈棲早早就安排好的。
不得不說,這樣的安排讓沈哲進步很快。
有些事情他在當場可能沒想明白,等過后再詳細看一下趙俊生記的這些資料,很多東西就會恍然大悟,也學到很多。
趙俊生已經什么都不去想了,他只想輔佐著小皇帝朝前走,希望他能成一個盛世明君。
盡管心里也有著些許的遺憾,但有的時候這樣的遺憾是無法對人言的,只能默默的埋在心里的最深處,也不敢讓任何人看出來。
中了狀元之后,相中他的人實在太多,可都被趙俊生給拒絕了。
拒絕的理由也很簡單。
有云游到涼水灣村的世外高僧與他講,二十五歲之前不宜結親。
當時他是很想說自己有心悅之人的,又擔心會被人亂去聯想,所以就用了這個借口。
有人不信,可也不敢去拿自己家的女兒冒險。
所以現在的趙俊生是全心全意的輔佐著沈哲。
這是沈棲早就安排好的,就算是他回到京城,也不可能去教沈哲讀書。
趙俊生的才識與沈棲不相上下,教沈哲剛剛好。
可以說這也是南梁國最年輕的帝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