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五十個‘鱷人’就行了。人多未必就安全。”
“可。”
商無忌微微點頭,對李解的決定沒有異議。
列國紛爭,仿佛只有國家之間才會有互毆,實際上列國內部都有問題,時不時就有叛亂。
比如那個淮縣縣師,要不是秦國內部發生極為劇烈的權力斗爭,怎么可能跑來東方做官?
當然了,嬴姓的根源是在東方,這倒是沒問題的。說好聽點,也叫落葉歸根,認祖歸宗嘛。
“止五十人,又如何販運貨物呢?”
“這一次主要販賣蜂蜜、咸魚、菜干。”
吳國有一個好,水生野菜極為豐富,蒸煮過后曬干,就能儲存很久時間。一個毛竹筒塞滿菜干,大概有三四斤的量。
一條小船滿載,裝個千幾百斤完全沒問題。
五十人的隊伍,直接可以讓小船串聯起來,一路開小火車就行。
此時姑蘇王師已經過江,李鄉長就打算直接走邗溝,來幾百個淮夷根本不懼,來多少殺多少。
兩天時間就能過淮河,要是北方沒有冰封,直接就能到徐國。
當然了,李解也沒打算走徐國。
因為徐國太窮了。
曾經非常富裕的徐國,被某個天子搞了一把之后,直接窮得不堪入目。
前代吳王還在位的時候,有個徐君甚至讓士兵去魯國偷牛,才湊夠了“犧牲”的數量。
不然,祭祀祖先的時候,“犧牲”都不夠數,丟死人。
當然偷牛這個騷操作,同樣也挺丟人的。
不過和怠慢、辱沒祖先想必,偷東西是可以被原諒的,魯國完全可以偷回來嘛。
凡是窮國,都不是李解的目標,李鄉長想去的是陳國、蔡國還有那個周天子的大本營——洛邑。
不過洛邑是現在重新改的名稱,周懟王上臺之后,以“天授”為年號,改洛邑為洛京,很是熱鬧了一陣子。
周懟王被祖先分封的“臣子”們懟死之后,新的天子就把年號改為“代受”,同時又把洛京重新改為洛邑。
總之,認慫了唄。
李鄉長尋思著,現在這個周天子,這要是死了,指不定就是周慫王呢?
邗溝不過淮河,往西北岔過去,一路上都是大城市。要是去鄭國,那更是爽,鄭國是絕對的富國,而且也是列強之一,跟北方最強的晉國互懟很多年,居然不落下風,相當的了不起。
但鄭國不是大國,他能跟晉國互懟,主要還是因為有錢。
李鄉長聽公子巴說起過,鄭國擁有列國最多的“客兵”。
啥意思呢?
雇傭兵,花錢請來打仗的。
晉國打仗,那死的可是自己人。
鄭國打仗,那死的都是別人,不心疼。
當然了,掏錢還是心疼的。
一想到世界上居然還有這樣的奇葩,李鄉長就琢磨著,自己帶點土特產過去賣了錢,順道還能做點副業賺點外快。
比如說,攔路搶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