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采訪中,林燃希望盡可能展現自己的真實想法。
他知道自己說的內容一定會漂洋過海遞到燕京每一位該看到它的人的桌子上。
他倒不指望自己開啟的這場人工智能競賽,華國能成為獲勝方。
因為壓根不可能有獲勝方。
無論是阿美莉卡還是蘇俄,都不可能獲勝。
尤其林燃還打算盡可能把他們往一些20時空沒有的技術路線上去引導。
這就更不可能會有獲勝方了。
他希望的是華國能重視起來,外部壓力帶來內部的團結。
為他回國的時候奠定一個足夠完整的基礎。
不需要多先進,完整就好了。
就跟未來華國的工業體系一樣,完整意味著無限可能。
“教授,你是如何誕生出要打造一臺國際象棋人工智能程序這樣的想法的?”珍妮問。
“我一直認為計算機潛力巨大,我在雜志上看到ibm曾經做過國際象棋程序,于是想著和他們合作。
試著打造一個更強大的國際象棋人工智能程序,很高興我們成功了。
我們需要喚起大眾對人工智能的認識和期待,這關系到冷戰自由世界是否能夠取勝!”林燃神情嚴肅,語氣堅定。
這樣的林燃讓珍妮感到有些意外。
因為在她印象中,林燃一向是冷靜理性的科學家,對蘇俄的惡感有限,幾乎沒聽說過他對自由世界,對意識形態方面的看法。
作為一位準哲學家,這其實是很罕見的。
甚至珍妮一度懷疑,對方對蘇俄有好感。
現在聽到林燃居然提起自由世界勝利。
就很詫異。
跟馬斯克突然摻和政治一樣,有一種違和感。
珍妮認真地問道:“教授,你真的認為冷戰的最終勝利將由人工智能來決定嗎?”
林燃點頭道:“當然,甚至都不用等到人工智能。
計算機的強大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認知。
計算機對蘇俄的幫助,我們的認知就更不夠了。
這么說,作為一個指令型的計劃經濟龐然大物,蘇俄的經濟完全靠莫斯科的官僚們來制定。
我們會指責這種分配機制是僵化的,是不切實際的。
那是因為他們的計算能力不夠,無法構建出足夠貼合真實世界的模型。
可計算機能夠幫助他們補足這方面的短板,你能想象計算機能精確算出每一個蘇俄人所需要的物資,所消耗的物資,統計之后精確的分配給每一個工廠負責生產。
人類做不到這點,但計算機能做到。
都不需要技術奇點那個程度的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只要蘇俄能夠造出能夠精確完成國內物資分配的計算機,對自由世界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等到那個時候,我們在談論自由世界的貿易流動,他們則能拿出資源高效精準應用來應對。
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別等里根開始星球大戰了,林燃先給你上點計算機領域的星球大戰。
現在還是尼基塔,還不是列昂尼德。
準確來說,列昂尼德的早期,蘇俄也沒有僵化到動彈不得的程度。
所以林燃要給他們上上強度。
如果蘇俄真的通過計算機來構建龐大的商品分配網絡,那么這將會是全新的社會形態。
別說蘇俄沒人這樣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