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不忿,晉國遂再度號召諸侯會盟,聚兵于棐林。當時楚國已攻克州來,列兵過蔡,鞏固方城。”
言語上說起來有點不精確,但打開地圖一看,就明了得多。
楚國當時的戰略,應該是北方依托地形和方城進行防御,然后大軍連續掃蕩江淮地區,借用當時還沒有廢弛的淮北列國道路,從陳蔡地區迂回北伐。
自然而然地,晉國應對的路線,就是先易后難,當然這是軍事上的問題,政治上更是要深入中原,彰顯盟主威嚴。
鄭國這種“含姬量”很高的國家,也只能任由晉國進進出出,這就是霸主!
國際社會不會去看你鄭國如何高風亮節如何識大體顧大局,只知道晉國說會盟地點在鄭國棐林,那就是棐林,你鄭國沒敢放屁,是慫逼。
大概的事件輪廓描述清楚之后,李專員也就明白過來,為什么棐林這么個小地方,居然會有燒炭行業,同時還有大量軍事化的布局。
許國人一直很富庶,燒炭在這年頭又是高附加值的產業,許國人精通此道專業,也是很正常。
同時許國又在鄭國腹心,整個國家都被鄭國的國土包圍,晉國作為霸主,給地區小強一點臉色看看,根本沒什么難度。
扶持一下許國,讓鄭國渾身難受,鄭國還能放屁不成?
只是時勢相易,霸主權力的交替,形成了現在詭異的局面。
許國人沒有被鄭國滅亡,自己倒是因為得罪了國際金主,然后財政崩潰自我瓦解。
曾經的燒炭行業,現在也遭受著劇烈的沖擊,同時還能不能像以前一樣在棐林這個地方燒炭,還是個問題。
因為現在的棐林,林子也見不著多少,要燒炭,還得去別的地方登山伐木。
那這不就是多此一舉?
許國人的前途之艱難,可見一斑。
“貧弱無膽,這棐林邑,好打得很。”
李專員咧嘴一笑,對左右唐氏子弟道,“過一會兒若是交戰,跟我沖就是了。”
“……”
“……”
聽李解那古怪的說話方式,唐氏子弟還沒有適應,不過“跟我沖”還是明白的。
正因為明白了,反而渾身發抖。
他媽的現在還腿軟呢,怎么沖?沖過去送死嗎?
扭頭偷偷地打量了一下隊伍數量……臥槽怎么才幾百人?
棐林邑就算再矬,也有數萬許人啊!
一時間,唐氏子弟更是腿軟無比。
“話又說回來,我還沒問過你叫什么呢。”
“回夫子,學生隨國唐氏,名牛。”
“唐牛?”
“正是。”
“你是少林寺后廚棄徒?”
“……”
“你會降龍十八抄嗎?”
“……”
“你聽說過黯然**飯嗎?”
“……”
原本有點緊張的唐牛,被校長這么一通胡言亂語,居然腦袋里一片空白,連恐懼都拋到了九霄云外。
正當時,卻見前方馬車奔騰,有大量人影從棐林北郭中鉆了出來,李解拿起望遠鏡看了看,然后咧嘴一笑:“嘿呀,這許國人,還是挺有骨氣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