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原本讓戰車馳騁的“井田”環境不復存在,經濟結構上的轉變,導致了戰車的發揮越來越受制約。
二是昊天上帝可能發了功,大部分地區的土地產出,都還算不錯,除了黃河、濟泗這一條非常廣袤的農耕種植帶之外,淮水中上游、揚子江中下游,漢水入江口三角洲,都有非常發達的農業。
因此天下列國的總人口,數量相當驚人。
在人力資源豐沛的時候,戰場上死人才是最劃算的。毀一架戰車,都可以用來招募三五百個農兵加奴兵,再算上管飯就肯干的蠻子炮灰,步兵方陣成本低規模大,怎么看都是劃算到不行。
只是大家都這么干之后,爛仗越打越大,越大也就越不容易收場。
宋國兩次討伐逼陽國,看著浩浩蕩蕩,一旦被逼死,人多就是劣勢。
眼下衛鄭之戰的狀況有點類似,衛國想要進行戰略戰術欺詐,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李解無所謂衛人是不是要利用他,只要衛國人肯掏錢,什么都好說。
“借兵……嗯。”
思索了一會兒,李解決定召集一下幕僚們開個會,討論討論這個事情。
不都是,手頭工作不忙的幕僚們,都被通知前往淮水伯府開會。
會議室內,李解讓人把衛國人的請求分發下去。
“看完了沒有?”
“主公,衛國人要借兵……為何只借弩手、短矛手?”
商無忌覺得有點奇怪,“倘若以期決戰,我軍勇夫之數早就破萬,以衛人細作的能力,不可能不知道。借兵勇夫,不是更好嗎?”
“以我之見,衛人定有奇謀。弩手、短矛手用以牽制,效用絕佳。倘若正如衛人所言,乃是兩翼佯攻示弱,隨后中軍突破,鄭國若是布置不當,一旦中軍被破。衛人也不必前后夾擊,只管抄掠鄭國腹心,鄭國一旦內亂,前線不攻自破。”
喝了一口茶,嬴劍潤了一下喉嚨,然后看著李解神情肅然,“再者,衛人應當也是知曉,主公絕無可能借兵鱷人、勇夫,借兵事小,損兵事大。我軍精銳,豈能消耗于污濁之間?弩手、短矛手,多有掩體遮蔽,想必也要安全得多。”
“衛人新購一批鷹羽箭,只怕也是有這般想法。”
“還有一事,倘若借兵外出,人數眾多,不能過境鄭宋。兩個大隊,編制少一些,不過千人而已,略作喬裝,旁人以為是商幫腳力,自然也不會太過盤查。須知前往衛國,不過鄭國,便過宋國。鄭國正同衛國交戰,又怎可能讓商幫通行。至于宋國……不提也罷。”
“主公,何不再等等?”
主抓冶煉鑄造的桐人很少說話,不過此時卻是開口道,“這幾日,衛人多有拜訪,以期借用工匠,想必所圖甚大,倘使急切,必定還要許以重諾。我看,也不必急于一時。”
“衛人還真是好大的胃口,借用工匠這種事情,也敢開口?!”
商無忌被這種無腦要求逗笑了,不過笑了笑,商無忌突然一愣,他的商人思維轉了個邊,突然眉頭一挑,“此謂主公所言‘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之智,衛人定是知曉工匠不可得,主公必然回絕。但是,倘若再言上等兵甲贖買,是不是……成算就要多上些許?”
在場幕僚都很清楚,淮中城中,好多裝備都還沒有外銷過,比如說拋石機,比如說捕鯨孥,比如說滑輪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