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男方回去以后,我倒是和男方的聊天多了起來,我一直就在想著,我們是兩條永遠不會相交的平行線,要是真的哪一天,哪一次重合或者相交,真的不是很有可能,我們前提條件不是處在一個平面內。
這句話不僅是我說的,我那個小姐妹也是覺得,甚至連作家助手的一大波評論都是表達這個意思吧。
不過,有少數部分人還是看個人意愿,畢竟婚姻合不合適,還是自己相處才知道。
在中國目前農村,這個男女比例失調的情況下,尤其是我這個00年代到90年代這一輩吧,家里生了兩個孩子的,都是第二胎出去生養的,家里的計劃生育實在是很嚴格。
如今,國家開放二胎,開放三胎,我想大家的思想水平提高,他們雙方對生孩子也沒有多大的想法,甚至事業單位的人都會覺得多生一個孩子是個很大的負擔。
孩子生出來,需要進行教育,培養,雖然事業單位的生活保障了一切生活,但是對于孩子的精力必須投入足夠空閑的時間。
對于農村的人來說,起碼會生3個孩子。
像我這樣的家庭,我這樣的身份,不管將來是結婚兩方走動,還是一方上門來我家,我家的孩子個數都只能是3個,國家有了3胎政策,家里本身農村就確實需要。
對于男方,他沒有選擇的余地,但是我也不能給自己挖坑,我爸媽這邊的想法我還是贊同。
即使我有幾秒鐘是覺得不合理,而后又突然想到,如果真的結婚,我能跟他一輩子生活嗎?
我不想,我拿了結婚證,又去領一本離婚證,到時候還要分孩子之類的,對于孩子缺少家里的父親成員這個角色,沒有這個陪伴,對教育也是不好的。
即使往后我二婚了,說實話,如今的二婚不合適,如果我帶著2個孩子,誰又愿意接受我呢?
難道真的是一個愿意打,一個愿意挨嗎?
誰愿意甘心共同養大,兩個不屬于自己的孩子,關鍵連姓都不是跟自己,這樣做的意義何在?……話說想的太長久一些,畢竟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臨。
爸媽的做法和家庭的做法都是站在我的角度進行思考的。
男方做我家的上門女婿,孩子生了全部跟我姓,戶口遷移過來,我想男方個人最大的妥協應該也就是,孩子生了全部跟我姓,至于戶口遷移過來,不可靠,也不切實際行動。
他在本地生活到了現在,即使不經常回家,本地還是存留著他的氣息,他是這塊土地上的人,地道的人。
更何況,他還帶著家庭的壓力跟我結婚,我家本身就是一個爛包的家庭,不管是誰娶了我做老婆,他的生活從此都會很辛苦。
一年有365天時間,確實有360天時間都得工作,比醫院的那些人要忙,比領導人要忙碌。
只因為我家底就是這樣子的,而我家的情況也不少見,我還聽到小姐妹的閨蜜也是這樣的情況,爸媽也同樣是這樣的做法,于是我倆的話題又有了共鳴。
小姐妹的閨蜜也是教師這行職業,只不過她是幼兒園老師,相比較之下,小學教師有著國家規定的升學壓力,而幼兒園把孩子帶好,家長沒有投訴就會很好。
也因為沒有考上,如今轉行從事別的行業去了,羨慕她的想法,羨慕她的勇敢,能及時看清迷茫的自我。
小姐妹的閨蜜是說,要找一個愛自己的人,順便自己也要稍微愛他,而她想要嫁出去,想要談一場戀愛,無奈,爸媽都好像安排一切了,考慮周到了,操心真多,已經走在幾個相親的道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