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準備以這本書記錄下我的相親之路,家與情感的文以后,暑假又悄悄的離去,剩下給我的時間實在是不多了,今天已經是8月14日,今天很巧不巧,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七夕節。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不知道為啥突然想起了這句詩。2019年七夕我與你吵架,2020年七夕我與你分手,2021年七夕你我無話語。
一切就這樣靜悄悄的,好像是從沒有出現過,今晚滿天沒有星辰,而我的眼中還有你,好好照顧自己,晚安。
2021年8月13日晚9點,這是寫給自己的一段話,有讀者看我的書,我也順手復制了一下。
自從進入作家助手以后,我發現了很多故事,有兩個作家我真的是很佩服,動態里面滿滿的都是日常生活,作品也有兩部是自傳故事記錄。
很羨慕他們的文筆基礎就這樣一般,普通到我個人覺得只有小學生6年年級的水平,可是一紙證明他們就是小學學歷,初中就輟學了,然后開始了打工生涯,而后有了重復的人生生活,結婚,生孩子,每天為一口糧,為孩子讀書掙錢,拿著2000塊錢一個月工資,空閑的時間里面就寫寫文,表達自己的想法,觀點。
自己既是讀者,也是作者。
站在作者的角度創作,站在讀者的角度思考。
有時候我自己想想,我不管怎么說,怎么樣來做,我親愛的爸媽因為生養只有我一個獨生女兒,知道我在學校也就是混個日子,還是讓我混完了一個大專學歷。
現在畢業一年多,真正代課只有上一個學期,畢業那年的九月份在村里工作,只是為了入個黨,然后體會帶幼兒園孩子的艱辛。
辛勤的勞動總是能得到收獲,我滿滿的認真看書學習也讓我收獲,別的不一樣東西,雖然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用,但是我總是有種感覺,學會的東西,領悟體會的東西深入骨髓,潛藏人心了。
現在的我在家總會思考,思考的問題周到,分析透徹,對就業的方向依然是沒有動力和目標。
我貌似從小就沒有這個教科書上的理想追求,也不懂得什么叫目標,更不懂什么叫價值,即使書讀的太多,我還是把書讀死了,活成了書呆子。
我們評價一個人時,應重點考察四項特征:善良、正直、聰明、能干。如果不具備前兩項,那后面兩項會害了你。
常常聽人說:沒文化,真可怕。
可”文化”到底是什么呢?一是學歷?二是經歷?三是閱歷?答案:都不是。
今日看到了一個很靠譜的解釋,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解讀:1.根植于內心的修養;2.無需提醒的自覺;3.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4.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我不明白這些話,但是我卻每次能記住,或許有些時刻我就做到了這些。
這世界本來就不公平,窮人每天為了生計奔波,根本沒時間思考,世間大多數的惡都給向了他們。我們能做的也就只能保持善良。
曾經我在村莊上,聽到很多,1500塊的代課工資還不如去進工廠打工呢?
我笑笑,好像這話一點也沒有錯,我想回復,潛意識我竟然沒有理人家,就有點心情不愉快的回家了。
不知道為什么很多村莊上很多人,都關注你的職業生活婚姻動向,我想,自己的生活還沒有影響到這個村子的利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