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洗完衣服以后,忙完一個上午的家務活,準備去做飯燒菜。
這個時候,時間點已經是11點半,不早不晚的時間,有一人來我家。
我認出來這個人是村莊上的人,雖然我經常不見村莊上那些嬸嬸,大娘什么的,但是我還是認識他們的,有點眼熟。
她放下電動車的那一刻,我就突然想到,她來我家的目的是什么。
老爸在床上睡覺,我請她到客廳坐著,給她倒了一杯茶水,然后她在那里坐著。
問我爸媽去哪里了,我說老媽去做小工,在縣城工業園區干活,老爸床上睡覺休息。于是我把老爸叫了下來,看這個樣子,不是找我說話聊天的,可能她覺得跟我也說不懂,我還是是個孩子。
我一下就猜出她來我家的目的,只有一個,給他兒子說親事。
反正我這個人,我這些年在外面讀書,過年也不經常去出門,真的特別宅家的那種人。
見到人了,也不知道該怎么問候,該說什么,就非常簡單的,例如,上次校長請吃飯喝酒的那次,我對于其他老師,沒有任何話語想要表達,全部用沉默代替一切。
我敏銳的觀察力,讓我知道,她來是說相親的故事。
她跟我家是本姓家族,同一個祠堂的人,我稱呼她為嬸嬸,有時候村里請吃飯,我家都要去。可見,我跟她們家是親戚,比較疏的兄弟姐妹關系。
兒子今年31歲,跟上一個來我家的男方一樣,可以接受做上門女婿,因為不管怎么說,我跟他同姓,現在的問題是能幫兒子找對象就可以了,不管其他的任何別的問題。
她有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已經結婚了,生了3個孩子,孫子孫女都有,可見很是幸福的一家庭。
唯獨還有一個兒子沒有結婚,這就是一個很憂愁的事,在現在這個社會,男多女少的情況下,找對象結婚很是艱難。
同意來我家做上門女婿,并且孩子可以全部跟我姓,其實我倆同姓氏,這都無所謂了呀。
我與他家距離也就是幾百米,10分鐘走路時間肯定能到,距離不會超過1000米,村莊本地人,又親又近。
老爸聽了這個事以后,也沒有說什么,只是覺得不怎么好,然后跟她說到,等我老媽回來再考慮,老媽一回來,老爸就把這個事告訴老媽了,老媽聽完以后,覺得不妥。
期間,她給兒子打了一個電話,是想讓我老爸看看他兒子,我在旁邊收拾碗筷,幸好她吃完過來的,要不然我還得多炒菜,我家那個時候中午吃一個菜。
她給兒子打了多個電話,終于接通,中午時間,兒子在忙碌,簡單的問候幾句后,直奔主題,見過我老爸,也招呼禮貌問候一下。
看過了她兒子,老爸還是很注意說話的方式,以及回答的表現形式,這為人處世,人情事理在這樣的場合確實表現的淋淋盡致。
老爸沒有說其他的問題,一切等老媽回來商量再說。
這個事就這樣結束,老媽回來后,聽完這個事以后,就問了一下我,對于這個事怎么看待。
我還是一如既往的回答:沒有什么想法,這個家里隔的距離,又親又近,還是覺得不是很妥當。
我寫的這部作品,叫《日久生情見人心》。
這篇開頭故事本身,我覺得就是偽命題。
不知因為什么,還是想要寫下來,有點表示和記錄。
無關男女,無關錢,無關婚姻,其實是每個人都在遇到的問題。
要如何才能愛上一個人,或者要如何才能讓一個人愛上自己,其實從本質上是一個問題。
同樣地,要不要給這個人花錢,要不要和他/她結婚,和他給不給我花錢,有沒有邀請我和他/她結婚的表示,也是同一件事。
總之,以上這些我都思考了一下。
說相親話題,反正我老爸通過視頻看到真人了。
以后如果有緣分,一個村莊上的人,總會有機會多見面,比如過年,比如中秋節,不怕沒有相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