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兩人的聊天沒有停下來,越說越精彩,聊到的話題是還在孩子上大學的問題上。
選擇一個就業的專業,讀幾年大學就是為了掙錢,有工作,一門技術在身,這輩子才能喂飽自己的胃。
人活一世,就為吃喝……
他的兒子是今年的高考畢業生,考上了我們省最好的大學,前段時間辦了升學宴,我爸還去吃了飯,送了禮100元,這頓飯挺貴的,吃了我媽媽一天的小工工資。
我們村里考上大學的今年有10個,越來越多人上大學了,一本線好多,二本人的也挺多的,讀專科的比較少,可能就是我這個現象,這個現狀吧……
這是一整村的榮譽,他的兒子是整個村考上最好大學那人,三年來,考重點大學本科又破一個新記錄了。
考研成功的也有幾個,我們村的鄉村醫生的兒子,考上了全國排名第三的大學,這也是三年來,考研重點大學的新記錄。
兩人的共同選擇的專業都是從事醫學專業。
他的兒子讀完五年書之后,又是踏上考研的道路,才剛剛考上大學,就已經立下考研的想法了。
有些人分數不高不低的,二本線的水平。
對于報考專業,填寫志愿不清楚,不了解未來的就業情況,專業沒有選對,學校報考沒有弄好,會重新選擇復讀,或者沒有辦法,讀個專科,然后再努力升個本科,其實走過的每一步路都是需要計算的。
聽他們講述的每一步都是挺艱難的,我不曾經歷高中的苦,所以多走了身體勞累的苦,進入了社會這所大學學習。
有時候我會覺得二十歲出頭的我已經是個大人了。
《三十而已》這部劇告訴我,人會在很多時候或許一瞬間,發現即使到了三十歲以后,自己還沒有長大,還沒辦法與世界、與他人以成年人的方式相處。
我想,二十歲出頭的我時常品味這段話……我一眼想象到了我接下來的生活,憑自我感覺,已經看到了需要行走的路。
9點半以后,終于聽到他說,回去睡覺,我關了燈,躺在床上,不想兩人剛才的談話,然后靜靜睡去。
三,底層勞動,小工生活
媽媽已經做小工有一段時間,在縣城的那個工業區干活。
主要工作是扛鋼筋,混凝土,是個很吃力的苦活。
媽媽的個子比我高,也不知道我怎么長的,個子就是沒有我媽長的高,大概遺傳了家里的因素。
還有一方面,天天都是5點起床吧,小學和初中的時代天天干活,上了大專以后,農活,小工活我就做的比較少了。
如今,我再一次去干這活,恐怕身體吃不消。
我習慣了坐在書桌前看看書本,寫寫字,評論他人的文,只是因為一年的時間,我就有了這種習慣。
即將小學開學,迷茫的人生……
媽媽一共工作了半個月,身體吃不消,大概年過半百的婦女,快踏進老年人的生活,這重大的苦力活,加上太陽每天的毒辣,這段時間下來,每天都是回來很累。
每天我都手洗1.5小時,家里三個人的衣服,洗的我滿頭大汗。
洗的煩了,想直接扔掉算了,反正這么臟,洗不干凈了,扔了舊衣服也沒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