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的那天是端午節,爸媽問格桑,考的怎樣,格桑神色黯淡的說到,估計沒有上高中的希望。
初三的那個學期,班主任就跟格桑的爸爸說過,以目前格桑的成績,根本不可能考上縣城普通的高中,就連最差的那個普通高中都上不了。
格桑知道,沒有希望了……
晚上躺在床上想起了很多故事,那3次夢見的白紙條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是空白的?
想要成為一個學霸,為什么就這么困難,格桑已經很努力了,差點把自己感動到哭了……
無數次的夜晚,格桑都很恨自己,為什么腦袋總是不開竅,老師明明講過這個題目的。
通過現象看到本質,一個學渣絕對沒有因為跟在一群學霸身邊,成績就變好。
后來,中考成績出來了,7月2日成績就出來了,只是格桑不會使用手機查詢成績,直到在學校公布成績的那一刻,她才知道,自己是排名102名,全校207個學生,而跟自己一起長大的那個同學,成績在她的下面一格,第103名,錄取上高中的同學只到了87個。
一起長大的那個同學是村莊上的人,兩人都沒有考上高中。
拿到成績的那刻,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對方,什么話也沒有說,用沉默代替這一切了。
格桑知道,她在初二的時候談了一場戀愛,因為這場戀愛落下了很多的功課,又因為喜歡明星,經常去追明星的電視劇。
格桑是個不愛打游戲,不喜歡玩社交軟件,對一切都沒有興趣的人,唯一的一點,可能就愛寫寫日記吧……
初中三年,格桑的日記本也用了三大本,那是很厚很厚的一本,里面清晰的記錄著每天發生的故事情節,天氣變化,心情變化。
學校的零星片段小事,很多都沒有記錄下來的必要,格桑就是這樣的人,大概她無聊到只能通過記錄日記的方式緩解心中這三年想要成為學霸的心。
耳邊回蕩起……等你站在這兒,我會等你。
格桑看著對面這個一起長大的同學,又想起了那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想變成優秀,就要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才有可能成為優秀的樣子,假裝那是作秀,感情能裝出來嗎……
接到成績的那天,格桑早知道是這樣的結果。
這個早在爸媽端午節那天問格桑的成績的時候,格桑就知道一切了。
格桑夜晚聽到爸媽之間的對話,聽到了為啥這么多年,老師不喜歡自己的原因,一切都是因為這個該死的成績,成績是阻擋一切友情,一切情誼的橋梁,原本格桑是個很活波的人,自從這三年來,她變了,變的呆呆的,傻傻的……
班上有同學說,格桑再努力學習,也比不上這些學霸,趕不上他們,學霸進步很快,成長的很快,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吃飯做起,這一點,格桑都自知比不了。
學霸們吃飯速度很快,做什么都是速戰速決,整天跟著時間爭分奪秒。
學霸們之所以成為學霸,是因為有些學霸的頭腦,就像是故事的主人公一樣,主人公永遠是帶著閃耀光芒的那個,即使有點折磨,困難,總有一次會天亮。
格桑還去關注了一下班長和副班長的成績,班長和副班長都沒有來看分數,來看分數的人都是像格桑這樣成績的人,都是像格桑這樣的家庭。
聽班上同學說,副班長中考結束考試后,就去了廣東打工,準備掙學費,看到了副班長的成績,格桑再次失落了,以副班長的水平,他可以考上縣城一中的,這個縣城說大不大。
班長是如愿考上了一中,副班長是二中。
格桑自己是沒考上高中,格桑覺得是自己的霉氣影響了副班長的發揮,中考的前期,格桑還在做著最后的掙扎,數學求考個及格。
努力的過程只是為了圖個艱難困苦的享受,沒有結果證明的故事……結果不重要嗎?重要的,只是再一次證明很多事改變不了,就像努力學習這回事。
(有人總要去工廠干活,有人總要坐在辦公室,職業分配分工不同,產生的價值不一樣,只是都是為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