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逐漸下山,“德蕓社張一元天橋茶館”,四隊的演出后臺已經人頭攢動忙中有序的開始準備工作。
沈常樂隨著郭奇臨一進入后臺便受到了所有人的關注。
“呦大林這是跟誰一起來的呀?要不是我知道師父是什么個兒頭,我還以為是爸爸領著兒子呢。”遠處座位上傳來了一聲調侃。
郭奇臨默默的仰頭看了一下沈常樂一米九四的個子在審視一下自己,默默的再次往遠處站了站。
座位上的人自然也看見了郭奇臨的小動作哈哈笑著走了過來,后邊還跟著他的搭檔。
沈常樂打眼一看可不就是張云磊和楊九朗一對嗎。
看著張云磊與成熟以后溫潤如玉風度翩翩的古風美少年完全不同的年輕殺馬特造型。厚厚的斜劉海遮住半邊眼睛,頭發還染成了張揚的黃色。
再聯想起以后郭奇臨不同于現在瘦瘦帥氣的樣子,沈常樂也是不禁感嘆其中的變化之大,時間和成長確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舅舅,還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一見面就這么扎心真的好嗎?”郭奇臨也是不禁吐槽道。
“哈哈哈,這不是常樂嗎,怎么今天是那陣風把你吹來了?磊子這位可得跟你好好介紹介紹,他叫沈常樂,就是我師父喝醉北展演出那天認得把兄弟,現在也是我和大林預備役的小師弟。”一旁的馮照樣笑道,給張云磊介紹了沈常樂的情況。
張云雷猛的一驚,立馬想到了什么道:“哦我知道,車禍版汾河灣嘛!”
一邊現任四隊的隊長也同時是郭奇臨搭檔的閻鶴香也是一拍腦袋道:“對對對,我記得那年后來來岳師哥專場的時候我還見過你是吧?”
眾人都是德云社相聲演員,而且可以說都是和郭桃兒于千關系很近的親子愛徒,自然對于這件事都是了解的,當即也是哈哈笑成了一團。
沈常樂也是恭恭敬敬的出來鞠躬行禮道:“閻哥、馮哥、二爺,各位老師晚上好,我叫沈常樂,今天也是應大林邀請,過來當學徒聽聽學習學習各位先生的大才,叨擾各位了實在不好意思。”
眾人也都是和和氣氣的連稱客氣,對于沈常樂的謙遜禮貌很是舒服,觀感上全都上升了一個層次,相聲里常說“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
相聲演員段子里出現的包袱笑料很多都需要用人物代指,但是又不可能用觀眾代指,所以為了方便臺上的演出很多時候都要通過說同行來代入劇情人物,比如捧哏家里怎么怎么樣,我師父老婆怎么怎么樣,我師哥怎么怎么樣。
相聲行有相聲行的規矩,同行拿你開涮打趣你不能生氣,更不能訴諸于司法,所以一般是拿關系很好的人開涮,即使對方是小輩也得笑瞇瞇的接著。
所以也因此需要相聲演員在臺下特別特別需要守規矩,別管你在外邊是清華北大畢業還是一個月賺好幾個億,只要你在后臺身份是名相聲演員,那么師父說話你就得站著,見到師哥就得規規矩矩打招呼。
這種規矩其實不僅是在相聲后臺,即使是社會工作上班也是必要的覺悟,可能不需要那么夸張,但是對前輩老板的表現,還是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能走多遠爬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