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人全部都在盯著前方的電視機看著津津有味,哈哈大笑。
漸漸地隨著談話內容的深入,沈常樂和師父于千的包袱也少了,訪談的B格終究還是上來了,終于還是慢慢走上了比較敏感的話題。
朱君鄭重的看著沈常樂道:“常樂你對于你的相聲,對于三俗究竟是怎么來看待的???”
整個畫面一靜,就連于千也是收起來了一直輕松的笑容,微微側身看向了自己的徒弟。
沈常樂笑了笑反問道:“朱君老師,您其實以前也跟相聲沾邊的,您覺得相聲屬于喜劇嗎???”
朱君仔細想了想道:“這個問題自然不用多少,當然是屬于喜劇了。”
沈常樂攤開手道:“那就好說了嘛,喜劇喜劇--就是讓人開心歡喜的劇目,悲劇--就是讓人悲傷流淚的劇目,恐怖片--就是讓人害怕、恐懼的劇目。”
“就好像面粉是吃的一樣,別管是做成包子還是做成饅頭,還是做成面條,他最終的最終本質還是吃的,作用就是給人填飽肚子,補充營養的。”
“即使是面食之都,用各種技巧,各種內涵寓意歷史,讓它變得多么高級,捏成了面人,成為了非遺,成為了藝術,大家不吃它了,改成觀賞了,但是它這個作用也是永遠不會存在變得,他都是能下肚的。”
“所以重新說回這個喜劇,這個相聲,它的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讓人笑,讓人樂,讓大家開心,你可以在里面加入,任何各種各樣的元素,唱歌、京劇、模仿、賣丑、甚至一些下三路或者倫理。”
“喜劇--讓人開心是最重要的,這也是看喜劇人的心理需求,他看喜劇,就說明他是要來開心的,而不是主要來學習,讓人教育的,長知識點。”
“可能有人要說了,那還有很多經典既可以讓人笑,也可以教會人們很多的哲理,學習到人生感悟的,這點我不反對,我也認可這樣的確實是經典流傳很久的相聲。”
“但是,這些學習、這些人生感悟只能屬于是錦上添花、他不屬于主菜。”
“喜劇或者說相聲的主菜,永遠是開心快樂,有了好笑的主菜再加上人生感悟,教育意義他是經典的、好的相聲,但是并不代表沒有這些個配菜,單單有好笑的主菜,就不是好的、經典相聲。”
“在我看來,后者并沒有比前者差到哪里,前者也并不會比后者高尚到哪里。”
“現在的很多主流相聲演員主要就是太追求配菜了,就是配菜換成人參、鹿茸、冬蟲夏草,最后你中間主菜的位置擺一盤謝特上去,吃飯的人能干嗎???你就跟顧客說,沒事主菜不行,我們配菜好呀!!!記得給好評呦親!!!你不被打嗎???”
“就好像我們去給農村的,或者三四線城市去演出,可能有一些這樣地方的人們,他們的文化程度就是不高,你說個《虎口》他們就是不愛聽,就想聽一些侯振他爸爸,侯振他媳婦兒的事情,那難道這些人們,就不配得到快樂嗎???就不配聽相聲嗎???”
“喜劇工作者,我覺得盡量能夠給每一位觀眾帶來快樂,就是每個喜劇工作者的良心和本職所在,這就是我的相聲理念,也是我的相聲希望辦到的。”
“可能我會說只有主菜的相聲,我也會拼命研究帶著很多配菜的相聲,但是我追求的永遠是他的本質--帶來開心的這個能力,這個我是永遠不會變的。”
沈常樂語氣坦然,從容,帥氣的臉上卻好像憑空多了一抹光。
“別瞎想,我相信光,但是我不變奧特曼!”沈常樂一本正經的對屏幕前帥氣/美麗愛投月票、推薦票,全訂的讀者如是吐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