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的演出還在繼續…………
“哦不是那照你的意思說我不會逗哏??”張冰道。
趙魁然一臉的嫌棄道:“那肯定的啊,你那臺詞本上有逗哏那么多的詞嗎。”
“誒各位觀眾朋友們真不是我吹牛,這要是打個比方,我說一個字能定一塊磚頭的話,我這邊一場相聲造出來一座萬里長城,都永不倒了,他那邊將將夠磊一座墳的。”
“去你的吧,磊墳也是給你住的我告訴你,你要這么說可是把我的火給拱上來了,來!你來我這,我給大家逗哏說一段!!!”張冰直接來了一個現掛,逗的大家是哈哈大笑,拽著逗哏的趙魁然到了捧哏的地方,兩人換了一個位置。
《論捧逗》也從這里開始入活了。
觀眾們哈哈大笑,沈常樂沖著旁邊的同座小聲感嘆道:“這位量活的張冰說的是真好啊,兩位師叔您跟這位熟嗎?”
坐在沈常樂旁邊的兩位,一位長的有些文質彬彬,帶著一副眼鏡身材挺高大的,當然是不跟沈常樂相比的話…………正是德云社除了相聲皇上、皇后外的第三號人物,徳蕓社的總鞋,高鋒高老板。
高老板笑呵呵的指了指自己旁邊的一位道:“我都從津都出來好幾年了,我當然是不怎么熟了,這方面常樂你得問我師哥,他要不知道那就沒誰知道了。”
高鋒指著的另外一位長的也不算太年輕,長的挺瘦,細長的個子細長的臉,面相倒是挺憨厚的樣子。
此人名叫劉春山,也是津都哈哈笑相聲團體的一員,在謙祥益演出名氣同樣不小。
按理說如今的德藝雙缺相聲藝術家劉文不,在哈哈笑坐陣,旗下的一幫相聲演員,即使不說跟徳蕓社的沈常樂、高鋒見面就要打一架吧,也不至于關系很好,還被沈常樂叫做師叔,被高鋒叫做師哥。
其中的緣由,還得從昨天沈常樂跟郭桃兒的電話說起,大致意思其實就是正好來津都有活動,碰到了一些好的相聲演員心動了。
但是遇到了困難搖人,以及干爹郭桃兒的一個首肯,可不可以招進徳蕓社里,為以后的津都徳蕓社分社開業,提前做一些相聲演員的積累。
看看能不能賦予他一個在津都這方面,對于后期徳蕓社天津分社相關事宜的自主權。
畢竟如果沒有郭桃兒的同意,憑他自己,自然是不可能決定能不能接納徳蕓社以外的相聲演員。
而沈常樂的這個電話,其實完全是打在了郭桃兒的手背上了。
郭桃兒對于在自己的老家,這個曲藝之鄉扎根的想法,其實一直有之,并且也曾付諸過不少的努力。
曾經的曾經,當時的津都徳蕓社分社第一次成立的時候,還是在津都的八一禮堂,雙方合作,一方給人,一方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