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常樂道:“不用了師父,有兩身衣服足夠了,再說徳蕓華服的衣服本身就很好了,里邊好點的衣服都快趕上lv了,更別說定制了。”
“我一會兒吃完飯,去一趟天精地華寵物樂園,正好順便把衣服取回來。”
“去天精地華寵物樂園干嘛去呀?”郭桃兒好奇道。
沈常樂解釋道:“我這個津都的商演演出以后,這么長的時間就是瞎忙,我收的那三個徒弟還一直是師父帶的呢,一直當甩手掌柜也不是個辦法,我起碼得去看一看這段日子里學的怎么樣了。”
郭桃兒點了點頭不置可否。
郭奇臨羨慕道:“真不賴,常樂哥你倒已經有了徒弟了,你這三個徒弟待遇也是真的好,那不就代表包括相聲外,他們還可以從里哪里學京劇和京韻大鼓了嗎?”
“相聲門是相聲門,這東西應該不能混著教吧?”沈常樂看向了郭桃兒好奇道。
郭桃兒點了點頭道:“這個是不行,拜了相聲門就是相聲門的徒弟,像你這樣,比如京劇比如京韻大鼓,一些簡單的入門東西不所謂。”
“不過里面有含金量的東西,你得告知你師父,正式拜入這個門下才可以。”
“就像你師父的白派京韻大鼓,她也教過我一些,不過由于我沒有師承,還是只能學個大慨皮毛。”
“當然如果教你的師父確實說了,這東西不忌諱,你看合適的都可以教,那么自然也就無所謂了,像現在這個社會,學這些傳統藝術的本來就少,有不少名家的衣缽就這么斷了的,所以如今這樣的規矩其實寬松不少了。”
“常樂你的那幾位徒弟,又或者是你感覺好的苗子,不用問我你自己就可以教,我答應了。”
“唉…………我們這一門比不上京劇國粹啊,京韻大鼓整體沒落,能碰到幾個好苗子已經是千難萬難,我能把我這手藝完完全全的傳給你,能在你手里面發揚光大了,我也就對得起我師父了。”王慧感慨道。
郭桃兒、郭奇臨、沈常樂都是低頭不語。
相聲門出了一個郭桃兒出了一個徳蕓社,可以說是救回來了一大半,京劇雖然說也是略有衰落,不過有著金子般的國粹兩個字,被靠國家,依舊是足夠大部分的從業者生活發展。
而至于其它的劇種,包括曾經盛極一時的京韻大鼓,如今甚至考慮的已經不是發揚光大,回歸頂盛,而是在考慮如何能夠把這門歷經百年多少位名家發展、傳統藝術,繼續流傳下去的問題了。
就像前世郭桃兒的相聲《列寧在1918》里面說的,評劇劇團沒辦法賣不出票去了,只能趕流行,去唱國外的電視劇,鬧了很多笑話。
開始大家聽著好笑,但是仔細品味,這何嘗不是從業者的一種辛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