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期里面,所有晉級的蒙面嘉賓同臺對抗,在總決賽盛典上展露實力,揭開面具,這個觀眾量,只可以用恐怖來形容。
李勝素開口道:“不得不說,我真是好奇你的腦袋里面裝的是什么,總有那么多的主意和驚喜,戲歌戲歌,雖然說無法和京劇來對比,不過如果是作為對于新觀眾的入門、啟蒙來說,絕對是極好的。”
“我能夠真切的感覺到,這種戲歌在觀眾之中的影響力之大,到現在我有時候去飯店吃飯,還偶爾能聽到我們演唱的那首《照花臺》或者《赤伶》。”
“沒錯,這對于京劇的傳播,真的是很有正面意義的,我身邊的朋友同學們,有不少就是通過《赤伶》《照花臺》這些戲歌,逐漸開始了解,接觸到了京劇,哼!!!那幫子老幫菜什么都不懂。”陳昕夢氣哼哼的說道。
沈常樂笑呵呵道:“對啊,你說他們是真的愛京劇?還是京劇所帶來的附加價值?”
“表面上說的挺好,哎呀我們就是要維持京劇的傳統,要維持住京劇的這個獨到性,就算是京劇真的徹底死了,那也不能丟失了這份作為國粹的尊嚴。”
“好家伙他說京劇死了就死了吧,就圖他自己痛快、感動了,這后邊可是還有很多為了京劇的發展和傳承苦熬苦掖,發光發熱,苦苦堅持的從業者呢。”
陳昕夢點頭贊同道:“對對對,他們就和一些聽小眾音樂,支持小眾樂隊的歌迷一樣,感覺自己喜歡的東西冷門,獨特,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
“突然可能有一天,樂隊出名了,歌曲火了,喜歡的歌迷多了,他們就說這樂隊,這歌曲失去了靈魂,沒有了之前傲然獨行的感覺了。”
沈常樂道:“這類小眾文化愛好者就好像部分京劇演員,陶醉在自己的孤芳自賞中,只與其京劇圈子里的人進行交流,就會表現出某種程度上的內聚性乃至封閉性。”
“然后就會逐漸的出于對大眾文化的厭倦,或是對大眾文化中流行的東西,表現出質疑甚至反感,惡性循環之下,京劇演員沉迷于自己的小圈子里無法自拔,外邊的大眾觀眾門檻太高,接觸不到進不來,問題就產生咯。
“所以說我和你媽媽想要做的,其實就是打破這個有些自閉的小圈子,把京劇好的東西用更年輕、更時尚的方式先帶出去,反響如果依舊不錯的話,應該就會有一部分愿意改變的從業者緊隨其后了。”
“至于死活不肯出來的,那就隨他們便吧,不過這是成功的前提,如果失敗了,那么師父您積攢半生的名氣和地位可能就…………”沈常樂說到此處有些欲言又止。
李勝素擺了擺手,示意沈常樂不用再說了。
老明星出賣自己的口碑、名氣和地位賣酒那可能是晚年拮據,賣一賣好歹是賺了錢的。
而李勝素呢?不管是地位、名氣?國家京劇團團長,一級演員除了掛墻上的幾乎是頂天了,至于財力,那也是綽綽有余絕對的國家提供的金飯碗,穩定又高待遇。
不管京劇怎么沒落,有著國家的保障,都不會影響到李勝素這樣子京劇中年里扛鼎的存在。
對于沈常樂來說無所謂,贏了可以多加一些知名度,他失敗了京劇界名聲臭了,可以回來說相聲。
而對于李勝素來說贏了并不會有太多的提升,而輸了,可以說是在京劇界一生的奮斗全部葬送,一聲的好口碑付之一炬,不管怎么看都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然而為了京劇界整體的未來,李勝素依舊是默默的承擔了下來,沒有絲毫的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