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表演完之后,小年輕還要謙虛的再次感謝大家捧自己,這是個正常人心中對于此人的好感度不得爆棚嗎?
尤其是相聲演員這種跟觀眾面對面,有著很多溝通吃開口飯的行業,其實比戲曲以及現在更流行電視、電影上的演員更加的需要觀眾緣、眼緣。
甚至可以說相聲演員的觀眾緣、眼緣好與不好,就百分之九十決定了這位相聲演員能不能演好相聲。
比方說京劇這門藝術,大家一聽別管聽懂聽不懂,人家那是國粹、演員自己就帶著范,聽著需要親民但是又不能那么親民,其中還是需要距離感的把控,不可能像相聲一樣,唱之前跟觀眾們耍貧嘴攀關系。
而電視劇、影視演員就更是了,為什么特別好的演員最好不要有太大曝光,不要演太多綜藝呢,演員需要的就是與觀眾之間相隔的神秘感。
為什么現在孫宏雷演正戲,演壞蛋少了,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一想起他,大家就老容易想起來極限挑戰中的顏王、三傻、孫漂亮,這個形象一出來,瞬間出戲,不知不覺中這個戲路就走窄了。
而為什么參加極限挑戰的黃博沒事呢?因為他的表演風格就和相聲風格一樣,喜劇、草根、親民、隨和、接地氣。
別管是多么牛的相聲大師,除非是諷刺類相聲刻意的不懂裝懂,抬高自己,剩下的活里,他跟臺下的觀眾從角度、從眼界、地位高度上都是一樣,甚至大多時候是不如觀眾的。
《夜行記》里邊的侯寶霖大師,典型的普普通通,還有點欠兒的小老百姓形象;《虎口遐想》里邊的姜土申,是有點文化,有點慫的機靈小年輕形象;《宇宙牌香煙》里邊的馬紀,是個雞賊的推銷員形象。
等等這一系列的相聲形象,都是當時年代里,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小人物,這種接地氣、親民的屬性就是相聲的根本,這也是為什么相聲適合小劇場,并且在小劇場中重新火起來的原因所在。
當年的姜土申為什么受人喜歡?現在的姜土申為什么讓人厭煩?雖然也有一定原因是梁左去世后,姜土申少了一個優秀的相聲編輯。
但是要知道,姜土申最開始可不是因為《虎口遐想》出名的,那已經是他出名后了,他的第一個出名的代表作,是原創的諷刺相聲《如此照相》,當時的搭檔還是孫悅的姥爺李文華。
說到底還是屁股坐的位置不一樣了,以前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相聲演員,現在是曲協主席,以前是把自己當老百姓吐槽社會不良現象,現在是高高在上的俯視觀眾們,告訴大家要學習正能量,反三俗,聽相聲要笑中帶淚。
說一句難聽的,大部分的年輕人別管是學習還是工作后累了一天,回到家里,還能哼哼唧唧的聽自己爸媽嘮叨半個小時的“為你好”,已經是純純的大孝子,好孩子了,沒辦法那是自己爸媽,不耐煩也得聽。
但是你姜土申tmd的算個球啊!還為我好,教育我???自己爸媽不耐煩了我必須得聽,一個說相聲的,那自然不會有人慣著,一來二去再加上郭桃兒的賣力宣傳,觀眾緣、路人緣自然是飛快下降。
而這個隨著觀眾緣的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刻板偏見,看著你都不需要說話,我就不喜歡你,而一個相聲演員如果到了這一步,也就代表他完全脫離于觀眾了。
然而,雖然相聲演員表演的這個視角和高度,和觀眾是平級甚至偏低的。
但是作為年輕的相聲演員,尤其是特別出名,風生水起的相聲演員,真是沒有幾個能壓下脾氣,真正做到“觀眾是上帝的”。
大批粉絲捧你,相聲演員們自然態度特別的好,但是有人瞎搭茬呢?有人刨底呢?有人嫌你收禮物墨跡,催你趕緊說相聲呢?
你是能壓下所有性子,開幾句玩笑緩和場合,還是跟老秦、孫九湘一樣,在觀眾幾次不耐煩的催促后說出“您要是想聽就稍等會,不想聽就出去。”
單說這句話,單說這個背景,其實孫九湘的這句話并不算是過分,也不算是錯誤,但是因為他是一名相聲演員,所以這句話就是百分之百的錯誤了。
這其中兩人缺少的,就是像沈常樂這樣對于現場的把控,以及自己對于自己相聲演員這個位置的放低。
人們以及各個媒體,都說徳蕓社郭桃兒脾氣不好,心胸狹小,候三爺說自己徒弟是一路披荊斬棘走來,勢必嫉惡如仇。
但是這么一位“暴脾氣”的郭桃兒,其實在相聲舞臺上,卻是一個好脾氣。
曾經有一次郭桃兒和于千搭檔說相聲,說到一半的時候,舞臺下一位觀眾站起來怒罵道:“郭桃兒!!!我cnm!!!”
觀眾這樣當著臺下數千人的面,說出這樣極其三俗,以及對自己母親極其侮辱的國罵,換作其它人可能直接都下去干架了。
畢竟品質高潔,擁護正能量的主流相聲藝人,第四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第二炮兵文工團團長周偉,為了一句捐錢的質問,都可以對外行人使出倫理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