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常樂道:“這句話出自于哪兒啊?《淞南夢影路》是晚清的學者黃協塤所著,最重要這句話出自于哪兒啊?叫讀之問之十里洋場,采風問俗啊。”
“在里邊用來形容上海灘的繁華,說它是一個有魔力的城市,故此得名魔都。”
“嘿您別說啊,你對滬都還挺了解的。”候振道。
沈常樂道:“不止是滬都,全國各地我哪兒都清楚,再比如咱們說津都曲藝之鄉,從古至今就養育了很多知名的相聲大師,相聲的發源地。”
“更主要的是,這種相聲的幽默感就好像DNA,融入了津都人的日常言行當中,津都方言管滑稽有趣叫“哏”啊,逗哏、捧哏這個哏,所以津都也被很多人戲稱為哏都,故此得名。
“哦津都叫哏都,你倒是真了解。”候振道。
沈常樂笑道:“對了既然咱們正好說起來了,要不您當著觀眾朋友面說說您最喜歡哪個城市吧?”
候振道:“我啊?要我的話應該還是京都吧,畢竟從小長起來的。”
沈常樂道:“要說起來京都那確實是不錯,有句老話不是還說過嘛,金沙橋,陶然亭,什剎海畔,踏歌行。京都人,京都情,身份證頭里是110。”
候振嘬了嘬牙花子道:“這詩…………反正聽著是有點水。”
沈常樂道:“這不是表達我這個心情么是吧?你喜歡京都,我也喜歡京都,畢竟從畢業就來這里打工了嘛,然后緊接著又加入德蕓社。”
“雖然說我這個這些年,好像是出了點兒小名兒,有了點兒小錢兒,好像是…………成了那么個大腕兒,但是這個對于京都的愛我是一直沒變的。”
候振冷眼吐槽道:“好家伙這是把你得意的,這要沒個頂棚我感覺你都要飛出去了。”
沈常樂道:“主要表達這個心情嘛對不對,不過我真的是感覺不管在哪,我們就得愛護我們自己的城市,市容市貌從自己做起嘛。”
“那是。”候振道。
沈常樂道:“但是呢,這個想法很好,實際上要做到很難,那天我就是上那個京都的花市大街,出問題了。”
“花市大街到那兒一溜達全是大雜院啊,哎喲喂,破敗不堪啊!出來進去人碰著人,旁邊角落上還堆著煤球,堆著白菜,站的外邊想進去都沒法落腳,您不知道這是個名人故居呀!!!”
候振道:“這可不應該呀,不是這么好的名人故居,怎么不好好保護呢?或者找有關部門反映一下。”
沈常樂道:“我上有關部門反映了,進去找著工作人員就說,花市大街那幾棟幾號,你們怎么不好好保護啊?這是名人故居!”
“他們跟我說:那個我們都查過了啊,不是名人故居!”
“這工作也太不細致了啊!”候振搖頭道。
沈常樂道:“這就是官僚主義啊,沒事兒他們不管我管,我保護名人故居去!”
“誒這是好事。”候振夸道。
沈常樂道:“我回到家找了一個大的牌匾,上面用魏碑體的藍字寫好了,大晚上的趁沒人,我就給他掛在那門口兒了。
“掛上去我一看,嗬!這字寫的是真不錯啊:青年相聲表演藝術家沈常樂的搭檔——中年相聲演員候振的故居,盡了綿薄之力真好!!!”
候振愣了兩秒鐘當即反應了過來,轉頭一臉怒意的推了沈常樂一把罵道:“搭檔…………滾蛋!!!鬧了半天你把我寫死了啊???還青年相聲表演藝術家沈常樂的搭檔我呸!你死不死啊???”
“哈哈哈哈哈!!!”
“吁吁吁…………”
沈常樂鋪墊了許久的大包袱,經過和候振的默契配合完美的抖了出來,瞬間是引爆了觀眾席上所有人的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