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這時候,外面驟然間傳來了隱約的鳥銃射擊聲,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緊接著更加密集的射擊聲就傳來。
楊慶愣了一下,他迅速沖出房門幾下上了屋頂,然后就看見城西方向密密麻麻的火光閃爍,在一片漆黑的古老城市中分外醒目,下一刻隱約的喊殺聲傳入他耳中,他迅速轉過頭看著總兵府后面的街道,緊接著一群明軍士兵突然從小巷沖出,和一隊巡邏的清軍展開了混戰……
“殺,殺建奴救圣駕!”
山海關副將高中選拎著刀在親兵護衛中高喊道。
內訌終于開始了。
其實這也很正常,吳三桂的確可以投降咱大清,他這些人本來就是剛剛從寧遠一帶撤回的,那些將領們原本的產業也都在關外,同樣親戚朋友也有一大堆在清軍中,他們投降后不但產業失而復得,而且此時遭受嚴重損失的多爾袞也會敞開懷抱歡迎他們,至少吳三桂也得是三順王級別的待遇,畢竟他手中有一支真正戰斗力絲毫不輸于清軍主力的精銳。
但山海關軍不一樣啊!
他們全都是冀東的衛所兵,他們拋棄老婆孩子和家園去投咱大清?
開玩笑嘛!
拿清軍士兵的人頭將功贖罪才是正理。
包括他們的首領高第也一樣,高第和李自成算起來還是半個鄉親呢,他是陜西榆林人。
就在這邊高中選率領士兵和清軍激戰的同時,原本負責迎恩門守衛的冷允登率領大批士兵開始向總兵府推進,并且與清軍在大街上展開激戰,因為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冷允登轉眼間淹沒了不足一百清軍,向著總兵府直撲過來。而也就在這同時,原本駐守在鼓樓上的關寧軍手中大炮開火,但讓楊慶意外的是,關寧軍轟擊的目標同樣是清軍,一隊剛剛沖出總兵府,試圖阻截冷允登的清軍瞬間被背后的炮彈打得血肉飛濺。而遠處威遠門內戰火同樣燃起,那里也應該是關寧軍負責防御的,也就是說關寧軍也加入了對清軍的戰斗,甚至就連城墻上都出現了鳥銃射擊的火光,尤其是與長城相連,作為長城東南方向最主要制高點的靖邊樓直接燃起大火,連同里面駐守的清軍一起變成矗立夜幕的火炬。
整個山海關轉眼間戰火紛飛。
想想之后楊慶也明白了關寧軍的選擇。
吳三桂的突圍僅限于他的那些親信家奴,因為后者是騎兵,也就是所謂的關寧鐵騎,但絕對不包括占關寧軍大多數的衛所兵,后者是步兵,匆忙出城也是被李自成的騎兵宰割,而且這些人的家屬都在城內,他們可以跑但他們的家屬肯定沒法跟著跑,然后留在城里被作為逆黨家屬抄家滅門,更何況他們還根本不可能跑得出去。
這樣算起來用清軍和吳三桂的人頭換取赦免反而更劃算。
說到底還是利益決定的。
就像原本歷史上關寧軍因為利益跟隨吳三桂降清一樣,此刻關寧軍同樣因為利益毫不猶豫地出賣他!
“這真是極好的!”
看著轉眼間陷入一片戰火中的山海關,楊慶心滿意足地感慨道。
緊接著他從懷里掏出一個銅皮管子,然后掏出火折子點燃了下面的垂著的引信,隨著火焰向下噴射,一朵禮花驟然飛向天空在漆黑的夜幕上炸開……
(更新問題,前些天叔叔去世,母親忙喪事累著了身體不太好,白天主要是我看孩子,只能晚上寫點,所以暫時每天一章,周六周日兩章,具體到什么時候恢復兩更也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