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混蛋不愧為得到楊慶真傳。
據說僅僅幾天時間他就收了二十多萬犒軍的銀子,畢竟對于揚州的鹽商們來說,自己那些精致的園林全都靠他保護了,這種情況下哪怕再看不上這些粗坯們也必須得掏銀子。
至于淮安根本沒遭到攻擊。
那里只是有一萬順軍出現在了對岸,路振飛雖然很想出擊,從側翼威脅盱眙逼迫順軍后撤,但他手下那些原屬劉澤清的部將們全都陰奉陽違借口洪澤湖封凍,船沒法行駛,而且冰太薄無法行軍之類借口搪塞,話說順軍兩萬騎兵都踏著淮河上堅冰過來了,他們的步兵居然不能走,這也未免太過于詭異了。
說白了這些家伙就是準備騎墻。
他們不像高杰一樣跟李自成有綠帽子之仇,需要的情況下他們大不了投降李自成,但要他們出兵為保衛大明血戰這是肯定不行,反正路振飛一個文人也管不了他們,這些家伙才懶得出來自找麻煩,有崇禎圣旨或者楊慶這樣的去逼他們當然要給面子,哪怕出去溜達一圈走走過場也得出去走一圈,可就只有兵部的命令那完全不需要搭理。
話說這也是這一戰的意外收獲。
崇禎終于知道江北諸軍里面,到底有多少是他可以信任的了。
尤其是把黃得功這個難得的忠臣檢驗出來,崇禎至少可以欣慰他手下還有一個能盡職盡責的了,這對于生性多疑的崇禎來說,真得是一個驚喜,否則他還真不知道這些南方諸將里面有誰是他能夠真正信任的。
浦口。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自繼位以來,十七年間國勢日下,外有建奴橫行叩關為禍,內有天災不斷饑荒遍野盜賊蜂起,朕雖竭盡所能,但終不能使國勢復振,遂至有北京之禍,幸賴忠臣良將之助,終得脫離險境移都南京。痛定思痛,朕每思前過,以祖宗之法雖善,然時移世易,終不能為萬世之法……”
碼頭上史可法宣讀圣旨。
而在他面前,數以十萬計的士兵難民和官紳全都跪伏在地。
不過很快他們就跪不住了。
“……士紳一體當差納糧,自今日起,無論有何功名,為何官職,一律依普通百姓例納糧……”
史可法機械地念著。
所有前來迎接的文官全都傻了眼,目瞪口呆地看著他。
驟然間人群中一聲悲號
“史道鄰,你敢假傳圣旨!”
一名文官怒吼一聲發瘋一樣撲出來,直接撲向了史可法手中的圣旨。
下一刻楊慶的尚方寶劍就橫在他面前,這家伙倒也是身手敏捷,硬生生止住了撞向劍刃的動作,然后用冒火的目光看著楊慶。
“讓你失望了,這圣旨是真的!”
楊慶一臉誠懇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