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說道。
姚思孝拂袖而去。
這個混蛋不但侮辱他的人格而且侮辱他的智商。
“黃宗羲那些人在干什么?”
楊慶看著他的背影,問站在一旁伺候著的徐平。
“回侯爺,黃宗羲那些人正在搞串聯,據說要集會聲討,已經向五城兵馬司遞上了申請,按照他們報上的人數得兩千多人,準備在懷遠侯府門外集會。而且方家的人也都來了,就連方大猷的棺材都準備好,看樣子要抬著棺材去懷遠侯府外聲討,然后到登聞院敲登聞鼓向監國遞請愿書。”
徐平說道。
經過了上次的教訓后,黃宗羲這些人已經學乖了,他們老老實實接受了五城兵馬司的新規矩,超過五百人以上的集會必須備報。倒沒規定必須五城兵馬司批準,但必須報上人數和路線,以便五城兵馬司有足夠時間調動警力維持秩序,否則就是非法集會這個會遭du氣彈驅逐的。至于向監國遞請愿書也必須依照程序,大明又不是沒有登聞鼓,不去敲登聞鼓卻直接堵承天門這本身就不合法。只要是按規矩敲登聞鼓的,錦衣衛都不會阻止的,登聞鼓院會把他們的請愿書上呈監國的。
當然,這是規矩。
但實際上大家都明白,如果不是堵門示威逼著監國出來,他們的請愿書會不會到監國手中,這個得看忠勇侯的心情。
“按規矩來的就不用管了,但他們不能沖擊懷遠侯府,他們要是敢闖侯府那就只能抓人了,他們又不是懷遠侯有鐵券!”
楊慶滿意地說。
這樣算算常延齡鬧一下也不錯。
原本這樣的論戰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能發酵,但常延齡這一鬧,立刻就把所有目光都吸引到這件事上,原本那些不可能會關心報紙上一個舉人幻想內容的人,這一下子也都會關注他說了什么了。
這對他也有利。
黃宗羲的大同國雖然和他的計劃有著本質的不同,但在民權這一點上是一致的,只不過范圍不同而已,一個的民是士紳,一個是所有人。這就和此刻英國一樣,只不過英國的克倫威爾是站在士紳一邊的,而大明的忠勇侯是站在平等派一邊的,倒是黃宗羲更像李爾本。
可這種不同不會寫在紙面上。
黃宗羲的民和楊慶的民至少在字面上都一樣。
而楊慶已經用民權論闡述了這個概念,然后黃宗羲再搬出他的,反而形成一種這些名儒同樣也支持他的民權論的錯覺。既然忠勇侯和儒生們這兩個目前大明輿論權的主導者,都已經把民權視為正理,那普通老百姓當然會選擇相信他們。
常延齡就成了皇權的典型。
看看,這些貴族都無法無天到什么地步了,仗著鐵券護身,仗著自己有皇權保護,當街杖殺正義人士,怪不得如今連忠勇侯和士子們都支持民權呢!
我大明的確沒民權
接下來就是一場民權大討論了。
雖然這樣把老常當犧牲品有點不太厚道,但誰讓他已經跳出來呢,他自己都已經把自己腦門上畫一個靶子了,那楊慶也就只能讓大家都來射他了。
(常延齡仰天長嘯,可憐我們勛貴都被禍害成什么樣了?近二十家公侯伯就一個主事的啊,其他全都不超過八歲的小孩啊,剩下成年人全都在海南島當苦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