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代表著湖廣和云貴這三個相對來講,在朝廷實力最弱的省份的利益,不過并不是這三省的代表都是這一派的。實際上三派不能說是以地域劃分,更多是政治觀念,也就是繼續以土地為核心當地主,還是當新興工商業資本家,比如前兩派的核心都是南直隸和浙江人。這個問題在湖廣云貴同樣存在,但相對于政治觀念分歧嚴重的江浙,這三個在朝廷相對弱勢的省四民代表團結性還是略高一些。
畢竟他們的核心目的還是改變朝廷這種江浙為核心的政治格局。
途徑就是支持楊慶。
楊慶的改革有利于削減江浙在朝廷的主導權,為這些省份爭取到更多的官職,所以他們支持楊慶,希望目前以楊慶為主導的格局延續,新式科舉的分省出卷制度有利于他們。
而皇帝會毀掉這一切。
所以在對待皇帝上,那些支持楊慶的還沒動手,他們反而有些迫不及待了。
王夫之迅速就串聯起了五十多名常設代表,然后登上一輛輛馬車,沿著新修的公路向西而去。這時候丁啟相二人已經展覽到池州了,估計他們會在蕪湖與之相遇……
“楚公,他們已經啟程了!”
徐平對楊慶說道。
正在暖棚里種菜的楚公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后繼續擺弄他那幾棵反季節的西紅柿。
話說這可是監國交待的重任。
隨著離女皇寶座越來越近,公主殿下已經越來越難伺候了,不但要吃反季節蔬菜,要吃熱帶的水果,而且對巧克力需求量越來越大。正在以不準上床威脅他立刻派艦隊遠征南美去找可可種子,甚至還要他派艦隊去新西蘭抓恐鳥……
她覺得那么大的鳥一定很好吃。
她倒是和原本歷史上的歐洲殖民者很有共同語言,幸虧楊慶告訴她的不是象鳥,可憐的象鳥從去年開始就再也沒有人看到過了。
他這間暖棚是用木頭框架,然后鑲嵌玻璃制成,效果還是不錯,只不過撐不住冰雹而已,好在冰雹不會在冬天出現,到夏天那些平板玻璃會拆下的。這東西目前依舊價值不菲,因為技術的限制,平板玻璃只能使用鑄造法,實際上除了那些真正的豪門顯貴,或者皇宮這樣的,還很少有人舍得往窗子上裝,玻璃的主要用途還是鏡子和各種工藝品。
尤其是彩色玻璃失蠟鑄造品。
因為目前玻璃工業需要的純堿依然只能使用草木灰制取,更高端的路布蘭法只是剛剛試驗……
這種食鹽制堿法需要大量硫酸。
而硫酸的鉛室法同樣也僅僅是剛開始試驗……
這是楊慶的最重要科研項目。
倒不是說為了造玻璃,畢竟目前的玻璃貴點一樣賺大錢,老百姓用不起沒什么大不了,大明更習慣使用瓷器,玻璃工業也用不了多少,而是棉紡工業越來越受純堿的限制了,這是必須大量使用純堿的。為此他甚至已經開始從倭國及越南進口草木灰,雖然江浙不缺這個,甚至可以說家家戶戶都能產,但架不住越來越多的紡織廠消耗啊!原本歷史上路布蘭制堿法也就是被這個狀況逼出來的,為了能夠有充足的純堿,法國人甚至跑到美洲進口草木灰。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路易十六開出一萬兩千里弗爾的懸賞。
最終結果就是路布蘭。
雖然他還沒來得及從路易十六手中領到這筆獎金,后者就被押上了斷頭臺。
楊慶也是被逼的。
雖然他可以說坐擁江南巨大的草木灰產地,但百分之二十的含堿量再加上生產過程中的損失,仍舊讓那些制堿的作坊產量越來越供不上紡織廠的消耗量。
工業的瘋狂發展,正逼著他也逼著整個大明上下,全都在技術革新的道路上向前。
而技術革新又推動工業發展。
一個良性的循環已經形成,就連第一批專利都已經出現,整個大明最時髦的就是開礦,開工廠,搞貿易再加上搞技術革新。雖然真正的海外貿易核心仍舊是過去那些,但大明本身就是一個巨大市場,一個超過一億人口的巨大市場。這個市場的內部循環就足以支撐大明工業的狂飆,不說別的,就是那些原本穿不上衣服,但現在因為生活好轉有錢買衣服的貧民一人買塊布,都足夠讓所有紡織廠維持很長時間的高速發展。
就是那些因為窮,用不起鐵制農具的農民,一家買一套鐵器,也足以讓鋼鐵業完成那臨門一腳。
一戶十斤鐵還得十萬噸呢!
工業geming后的英國,一年鋼鐵產量也無非就是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