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這種大發展的時候。
所以我們就要做這只看不見的手在推著他們。”
楊慶說道。
“聽不懂!”
女皇陛下搖了搖頭說。
很顯然楊慶經濟學,對于她的頭腦還是有點超前,畢竟這是后世幾百年的累積,這個時代的人,完全不懂拉動內需的概念。
“呃,那你只需要懂我準備用鞭子抽著工廠主們加工資就行。”
楊慶說道。
實際上他的經濟學也是必須的。
雖然一說起明朝,無疑都是期待海外貿易,搞工業***,滿世界輸出商品賺大錢,但實際上情況是這個時代的世界,靠出口根本養活不了一個大明級別的工業國家。養活英國進入工業時代的確沒問題,但別忘了工業***時候英國就一千萬人口,而這一千萬人口,已經需要掠奪整個世界來支撐。需要英國海軍的戰艦去轟開一個個市場,然后向整個世界傾銷商品,否則他們就要面對經濟危機面對生產過剩。
而那時候世界人口十億。
英國人口只不過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一,一個工業化的英國人,向九十九個外國人出口商品。
而大明呢?
超過一點五億。
而全世界才不過六億。
一個工業化的大明人,向三個外國人出口商品,這完全不可能,目前的世界能支持的,也就是幾百萬人口的工業化。目前的大明實際工業人口已經達到了這個數字,之所以還看不到飽和,只是因為蒸汽機剛剛應用還沒真正發威。一旦真正全面進入蒸汽機化,那么目前的工業人口,就已經需要大明海軍去用艦炮轟開一個個新市場了。
簡單說他的發展超前了。
超前和落后都是不適宜時代的。
這個絕大多數都是赤貧的時代消費不了楊慶的蒸汽工廠。
解決辦法只能是拉動內需,搞大規模基礎建設,推動軍隊擴張消耗過剩產能,利用掠奪收獲刺激消費,另外還有更重要的,就是增加工人收入讓他們買更多東西。指望資本家因為賺錢多了,主動給工人加工資,這完全是不可能的,就像大明的士紳都免稅了,也沒見他們讓佃戶們吃飽飯一樣。
唯一的辦法就是逼他們。
但護國公不能逼工廠主們漲工資啊!
那么就讓工人自己動手吧!
他只需要做那只幕后推動的黑手就可以了,而且不僅僅是這個,接下來江南的公田法,還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農業人口回流,最終結果都是逼迫工廠主漲工資。同時也是逼迫他們轉向蒸汽機,最終以蒸汽機拉低增加工資的成本問題,至于外部的競爭根本可以無視,連珍妮機都沒進化到的英國人如何與蒸汽機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