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只要將韓家和明家,再有蘇以沫手中的百分之五股份都結合起來集中到某一個人手里,就能讓童萬里下臺。
或者,就是把蕭家和明家的股權合在一起,再加上蘇以沫的百分之五,都能超過童萬里掌握的,然后,也可以直接讓童萬里做不成童氏集團的董事長。
或者干脆就韓家和明家還有蕭家加起來,也都遠遠超過童萬里的股權,而這也是為什么童萬里那時候想盡辦法,不管花多高的價格都想要從鄭飛泰手里買回股權的原因,他就是擔心自己的政權受到威脅。
不過,在韓家和童家,還有蕭家和明家,這四家股東,并沒有什么樣的紛爭,他們之間,也沒有什么分裂與不和,想要他們分裂,就得先使用反間計,挑撥離間他們。
但其實也說不上是挑撥,就是找一根導火線,然后加一把火點燃就行了的。
因為,其實,在這四位股東里,看上去,表面上雖然是十分的和睦的,但實際上各自心懷鬼胎的。
商場上更多的都是講究利益兩個字,所以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沒有利益,這四位大股東就不會走到一起來,當初說好的一起打天下的時候,大家都是真心跟著童萬里,想要賺錢的,后邊很多人實際上看不慣童萬里的手段和為人,并不愿意跟著他干,只不過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創立下來的基業毀于一旦,所以不愿意傷了和氣,更不愿意撕破臉。
其實,在蘇以沫母親死的時候,這四位股東里就有兩家對童萬里這個人是不滿的,但同時也是害怕的。
因為童萬里后來娶了趙桂芳這個心狠手辣的女人為妻子,這個人,什么都能做的出來,如果稍有一些做的不夠好,就會被她們盯著整治。
所以,實際上這些人都是害怕童萬里和趙桂芳,并不是真心的死心塌地為他賣命,更多的是忌憚而已。
而如果有一個站出來給他們一個可以不再害怕的理由支撐著,他們就能站出來與童萬里分裂。
在這幾家之中,說其實,很多人原本都是看好鄭飛泰的,不過,鄭飛泰這個人有些不夠大膽,做事不夠干脆,雖然老實勤懇,不怕吃虧,但卻是致命的柔弱。
而如今他把自己的一些政權交給了蘇以沫,很顯然,在這些人看來,蘇以沫不過只是一名外人,他們并不會愿意跟著蘇以沫一起干,所以,還是得從這四位里挑出一位合適的人選,擔任童氏集團的董事長位置。
但是,沒有人知道,其實,童萬里已經在暗地里將自己的遺書寫好,而在遺書里提及的交代后事,遺產資產,百分之八十都轉移到蘇以沫的名下。
這是因為童萬里并沒有完全就喪失了良心,在他的心里邊,對蘇以沫尚且有一絲的愧疚和悔恨之意,他覺得自己對不起蘇以沫母女,想要把虧欠的都補回來。
沒辦法,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大概說的就是他了吧,自從童萬里從海城市人民醫院確診了肺癌晚期之后,人就變了一些,只不過沒有變現出來而已罷了。
不過,這個世界上并沒有后悔藥,有些事情做錯了,那就是一輩子的事情,就像是潑出去的水一樣,再也不可能收的回來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