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北平毫不猶豫點頭道:“行,明天一定去。”
送走了三姑,安北平陪母親去菜園子摘菜,準備做晚飯。
一路走來,安北平發現村子里果然沒有多少戶人家,許多人的大門都是緊閉,甚至連門上都已經積灰,房檐更是蛛網密布。
看著兒子好奇的目光,安母感嘆道:“你福叔一家幾個月前也遷出去了,現在村子里除了像我們這樣上了年紀的,基本上都搬出來了。”
安北平沉吟片刻,問道:“媽,你就沒和爸考慮過,也搬出去的事嗎?”
“今天這一路走來,我發現從街上那邊修路到靠山村,就沒繼續往我們崖底村修過來了。如果搬出去,至少生活方面會便利很多。”
安母搖頭笑道:“起初我和你爸也考慮過這事,但是搬遷出去,就意味著要放棄村里的很多田地,尤其是山上分配的果園。”
“雖然說我們的果園打理的不是很好,但每年多少還是能結不少水果,也可以給你姐的水果店提供些支助。”
“要是搬了出去,這些果園就只能荒廢在這里,每年白白損失好幾千塊錢。”
“更何況,我和你爸除了種地,也沒別的本事,這要搬出去,分到的地估計也就夠自己種菜吃,到時候沒了經濟來源,難道伸手向你們要錢?”
安北平心里很不舒服,苦澀之極,他知道父母之所以放棄優越的生活條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沒本事,若是自己有錢,別說搬遷出去,就是去城市里生活又有何不可?
沉默片刻,安北平忽然開口道:“媽,你們也別想太多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和姐自然會想辦法過好我們的日子,你們也該多為自己打算。”
“我問過三姑,其實搬遷出去國家補償金還是可以的,你們就算沒地種,也不至于完全失去工作。”
根據銀山縣村莊遷移政策,和國家的新農村建設政策,這次銀山大山腳下附近幾個村子合并成一個村子。
政府會統一規劃一片土地,建設房屋,還是那種統一的聯棟別墅,每戶三層樓高,外墻全部刷成白色,琉璃瓦封頂,非常漂亮。
安北平回來的路上,路過新合村時看到過,但是還贊嘆不已,說這些房子建的太漂亮,算是石溪鄉的一大亮景。
這些房子是縣政府按照搬遷的每戶人口來劃分,房子除了外表統一粉刷,里面都是毛坯,沒有裝修,這個裝修的錢就得各家各戶自己出。
除了分房之外,每戶還能補貼十萬塊拆遷款,每人分得一畝地。
聽說縣政府是想將新合村打造成農村旅游和農家樂的新典范,才會如此下功夫、費心思去搞。
只是眼下剛開始搞,具體效果還不得而知,不過據三姑所講,目前還是很有搞頭,吸引了附近縣市人們的關注,每逢周末,時不時有人開車過來參觀和游玩。
安母抓過安北平的手,拍了拍他的手背,嘆道:“我和你爸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你還是多考慮考慮你自己的事情。”
“你說你今年也二十五、六歲了,出來工作也三年,怎么就沒考慮過找個女朋友呢?你看你福叔的兒子小建,比你還小一歲,別人今年都已經生了個兒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