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完池塘,安北平開始搭建雞鴨棚舍,為了方便管理,安北平選擇將雞鴨的棚舍搭建在果園第一口池塘邊上。
雞鴨還是有所區別,為了防止小雞掉池塘里被淹死,自然要將兩者區別安置。
其中小雞的棚舍靠近果園方向,小鴨的靠近池塘,這樣也不會因為爭搶食物打起來。
至于安北平打算給它們喂食,可以選擇在兩者中間位置。
這是安孝忠的提議,其實安北平自己是無需如此麻煩,若是沒人注意,他完全可以通過游戲系統來喂養,簡單省事方便,還不受空間時間約束。
這天早上,早就已經約好的張大伯和張二伯兩人,拿著木匠工具,和安孝忠搭乘安北平的車,來到老屋。
安北平將車子停在院子里,四人用籮筐挑著工具和材料前往果園位置。
大約一刻鐘后,眾人抵達目的地,張大伯和張二伯開始動手搭建棚舍,安北平則繼續回車子挑剩下的材料,除了木板還有鋼筋、鐵絲等等。
等安北平挑著材料回來后,發現他們三人已經將雞舍的框架搭好了,框架是用竹、木搭成的“人”字形框架。
雞舍面朝南方,這有利于陽光照射,不容易產生細菌,主體的柱子是自家后院砍伐的毛竹。
安北平父母家的后院,有一片三畝多地的竹林,種植的是從山上移植過來的毛竹和斑竹,已經種植有幾十年的歷史。
平時誰家里想用,盡管去砍就是,也沒人說什么,相當于村里公用的竹林,畢竟竹子這玩意,你不砍,過幾年也會老死。
砍了也不用特意去種,每年會長出很多竹筍,竹筍長大就變成竹子。
有時候為了防止竹林面積擴張快,每年都有很多人村民去竹林里挖竹筍。
為了搭建雞鴨棚舍,安北平早幾天就已經砍了十幾根竹子,放在太陽底下暴曬,盡量把竹竿水分逼出來,這樣就可以用的時間更久一點。
棚舍搭建的不算高,棚頂也就兩米左右,正好是一根處理好的竹竿高度,用鐵絲捆綁好,非常牢固結實。
南北檐高1.5米,扣棚用的塑料薄膜,接觸地面邊緣的部分用土壓實,棚的頂面用繩子扣緊。
棚里地面用沙石鋪就而成,離地二十多公分高,主要是防止地面潮濕,導致疾病發生,另外也防止遇到下暴雨,雨水倒灌雞舍。
棚的外側東、北、西三面挖了排水溝,四周用竹片間圍,這樣可以做到冬暖夏涼,棚內還配有食槽和飲水器等用具。
四人忙活一天,才將雞鴨棚舍搭建好,晚上回去,安母做了一桌好菜,答謝張大伯和張二伯幫忙。
桌上,安北平平時很少喝酒,也敬了兩位伯伯好幾杯酒,畢竟不管怎么說,別人免費幫忙干了一天活,敬幾杯酒,那是應該的。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這話真是一點都沒錯,尤其是在農村,那種相處好的鄰居,更是一輩子難得珍貴的東西。
這也是為什么安北平愿意回來的一個原因,在農村,這種人情味很濃,有什么事大伙都會相互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