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軍才連連點頭道:“北平兄弟的話言之有理,等事情辦好之后,幾位老人家您想怎么喝我都奉陪。”
沒人勸酒,吃飯的速度就快了許多,再加上滿桌的菜肴味道不賴,一個個都吃的肚子圓鼓鼓。
吃過午飯,休息半個小時左右,許軍才等孟雨晴的酒意散去,這才對趙道遠說道:“老人家,我們也休息的差不多了,您看什么時候可以看貨?”
趙道遠放下手中的搪瓷杯,站起身笑呵呵道:“既然兩位老板休息好了,我就帶你們去看看我們采摘的山貨,保證質量讓你們滿意。”
這時趙道明和王見山等人已經回去準備自己家中的山貨,招呼寨子里在家的人,把自己家的各種積攢的山貨搬到了院子的曬谷場。
老寨村一共還有不到二十戶山民,除了種植一點糧食自己吃之外,許多山民都是靠打獵和進山采藥和山貨為生。
安北平的外公趙道遠就是一名采藥人,他拿出來的許多都是曬**制好的草藥,比如說金銀花、何首烏、田七、石菖蒲、黃精、天麻等等。
偶爾運氣好還能采到野山參,不過近十幾年趙道遠已經很少遇到過野山參,最主要的原因是年齡大了,不敢太深入老山林深處,怕不小心迷路出不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采摘過渡,導致山里珍貴一些的草藥已經絕跡,偶然看到也是年份不足,就算如此,也難逃過一些貪婪的采藥人之手。
王見山等幾個獵人,他們拿出來的山貨都是諸如風干的野雞、野兔、野豬肉等野味,當然少不了各種臘腸、臘肉和臘魚,以及各種動物的皮毛。
好在最近十幾年國家法律宣傳嚴格,經常有森林公安人員前來宣導,倒也沒人偷獵國家保護動物。
不過就算有,安北平幾人也不可能知道,因為他們也不會傻乎乎的拿出來自投羅網。
趙道明一類既不會采藥,又不會打獵的人,拿出來的山貨反而最多,大多都是一些諸如松子、核桃、堅果、野棗、柿餅、黑木耳、香菇、猴頭菇、羊肚菌、牛肝菌一類的物品。
此外還有一些諸如野生蜂蜜、林蛙油、白蟻酒、蛇酒等養生功效的物品。
安北平以前不覺得山里有什么好東西,總覺得他們不遠搬遷出去太傻,現在一看,發現村里除了交通不太方便,其它物資方便的東西根本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樣貧瘠。
安北平蹲在許軍才的身邊,看他如何教孟雨晴辨認這些山貨的品質。
這些東西安北平自然是都認識,但是讓他如何區分品質的好壞,這就有點難為他了。
張承文雖然是學廚的,經手的山貨不算少,比如說各種菌菇和木耳,但是想讓他真正區別出優等或特優等的山貨,他也是只在書本上見過,實際上卻沒有摸過。
至于孟雨晴就更別說了,很多山貨她連認都不認識,這次若不是有許軍才來幫她,恐怕她也是兩眼一抹黑,選擇一股腦全部采購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