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守仁拍了拍紅磚,笑道:“砌土灶不像砌房子,不需要打地基,很容易的。你先弄根水管,把井里的水引過來,準備拌水泥。”
安北平道:“成,那你等我一會,我去庫房里找找水管,我記得上次翻新老屋修建水塔的時候有一根備用的長水管。”
等安北平找到水管,接到水泵上,拉到施工地點時,張守仁已經測量好了面積,準備開始施工。
安北平好奇的問道:“大伯,你準備幾眼灶呢?”
張守仁抬頭看了眼張承文,喝道:“承文,你打算砌幾眼灶?”
張承文想了想,說道:“兩眼灶應該就夠了,也就炒個菜蒸個飯而已,多了浪費。”
“行,灶眼少幾口還能省不少磚。”張守仁隨口說道。
張守禮打開水閥,將水泥和沙石混在一起,攪拌成混凝土。
安北平和父親安孝忠以及張承文則在一幫捆扎竹竿,準備一會搭建竹棚使用。
等張守禮調好混凝土,就準備開始砌灶臺。其實在以前家里砌土灶的時候,儀式非常麻煩。
首先得請風水先生看好方位和時間,然后還得祭拜灶神,最后才能開始動工,等灶臺砌好之后,還有很多儀式要舉行。
不過今天就一切從簡,能省得都省了。畢竟張承文這只是玩票性質的工程,并不真正是自己家里砌的灶臺,不需要那么多講究。
張守仁在規劃好平整的土地上,用水泥刀挑著攪拌均勻的水泥抹在地上,隨后在水泥上鋪了一層磚塊,然后在磚塊上又抹一層水泥。
就這樣,一層水泥一層磚塊壘上去,忙活一個小時時間,終于將灶臺的主體搭建好。
砌好灶體、灶門排灰口和灶膛,在灶體和灶膛之間還要用碎沙石填充。
因為張承文不是經常使用,灶膛就沒必要用專門的耐火磚修砌,普通的紅磚也能用個三五年。
張守仁伸出衣袖,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沖張承文喊道:“承文,去把你買的鍋拿過來。”
“好勒,大伯您稍等片刻,我這就去拿。”張承文大聲應了一句,小跑著向老屋而去。
安北平見狀對其他幾人說道:“爸,大伯、二伯,你們也歇息一下,我去殺個西瓜給大伙解解渴。”
安北平早上買的西瓜放井里冰鎮了三、四個小時,此時正是味道最好的時候。
安孝忠喘息道:“去吧,記得給你楊叔那邊也送一個過去。”
安北平跑到后院,將井里的水桶拉了上來,抱出里面冰鎮著的西瓜,到廚房用刀剖成一小塊一小塊,方便大伙用手拿著吃。
他讓孟雨晴幫忙送了一個西瓜給張承文他們幾個人吃,自己則抱了一個給楊金才送過去。
到果園一看,楊金才帶著三個工人,已經將那十畝果園的防護網修建的差不多,就剩一前一后兩扇大門沒有安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