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安母已經做好了晚飯,招呼安北平落座,并且還幫他盛好了飯,遞了雙筷子給他,不住說道:“兒子你今天辛苦了,多吃點。”
飯桌上,一家人聊起今天的火災事情,都后怕不已,如果不是發現的早,又有新合村的消防車過來協助救援,一旦火勢蔓延開來,真是不得了。
聊著聊著,奶奶忽然嘆氣道:“發生那么大的事,玉珠那邊是不是不好過?我看今天鄉長都來了。”
此言一出,頓時其他三人都沉默下來,過了片刻,還是安孝忠開口道:
“媽,三妹那邊你就別擔心了,反正不管有沒有這事,再過兩個月村子都要合并,到時候她也不可能是村主任了。”
安北平也跟著勸道:“是啊奶奶,要我說這村長不干也罷,本身沒幾個錢,事情還多的要命。”
“要不是三姑是村長,三姑父的養豬場不好擴大規模,要不然今年三姑父賣豬肉,也能賺個一百多萬了。”
這事安北平還是聽三姑父張春陽自己說的,因為三姑的身份,他想擴大養豬場規模,始終得不到批準。
因為之前幾年縣里一直說要保護生態,禁止擴大養殖場規模,甚至還要開始取締一些規模小,不達標的養殖場。
要不是前幾個月豬肉一直上漲,價格都飚到快三十塊錢一斤,老百姓都快吃不起豬肉,國家也不會放開養豬場規模擴大的政策。
若不是因為張春陽已經答應和安北平合作養殖特種野豬,他原本是想趁機擴大養豬場的規模的。
不過普通豬肉養殖風險大,價格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競爭壓力大,真要擴大規模,是賺是賠還真不好說。
畢竟國家不可能一直看著這豬肉價格居高臨下,穩定在三十塊錢這個價格不下跌。
安母也勸說幾句,奶奶這才心情好轉,不再擔心這事。
既然聊到了村子合并的事情,安北平趁機問了一句:“爸,如果到時候村子合并了,你和媽打算遷出去嗎?”
安孝忠詫異道:“我們在這住的好好的,遷出去干嘛?”
安北平道:“爸,你之前不打算遷出去,無非就是舍不得家里的這些果園,可是我回來了,這些果園到時候我來種,你們還留在這里干嘛?”
“崖底村的交通畢竟還不夠方便,而且連個診所都沒有,奶奶年紀也大了,萬一有個感冒發燒的,看病都不方便。”
“要我說,不如遷到新合村去,住上小別墅,不比在這里強多了。”
安孝忠皺眉道:“你小子不能什么事都想著方便,真要搬出去了,沒地種了,你讓一家人吃什么?喝什么去?”
安北平放下筷子,笑道:“爸,怎么會沒地種了呢?我打聽過了,如果搬遷出去,新合村那邊還是會分一畝菜地和一畝水田,至少自己家里吃的糧食和菜還是能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