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北平這正教得興起,忽然接到大姐安鳳英打開的電話,聽完大姐的話,他頓時愣住了。
“姐,你說的都是真的?早上拉過去兩百多斤的菜,你不到一個早上就賣完了?還賣了將近兩千塊錢,你這不是平均差不多十塊錢一斤了嗎?這菜有那么好賣嗎?”
安鳳英也很驚訝,早上老公把菜拉回來的時候,她就在店門口打了一個廣告,告訴街坊鄰居有早上新鮮采摘回來的蔬菜,保證沒打農藥,是自己家種的。
安鳳英在這條街上做生意也有快十個年頭,口碑一直很好,而且眾多鄰居和顧客們也知道她的父親是在農村種菜的,對她的話是深信不疑。
正好外面還在下雪,農貿市場沒那么早開門,有些人就懶得去那么遠買菜,就近看了看安鳳英賣的菜。
這些人都是做了幾十年飯的人,對于分別蔬菜的好壞,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方式,一看之下,果然如安鳳英所講,都是品質很好的菜。
雖然價格比菜市場的要貴幾塊錢,但是和超市里賣的價格差不多,關鍵是新鮮、安全。
于是他們紛紛買了幾斤,大半個上午下來,徐新生拉回去的那兩百多斤蔬菜和魚蝦就被賣了個精光,他們自己想留幾個菜做飯都沒有了。
她這次給安北平打電話,一個是給他報喜,二個則是想給他賣菜錢,畢竟早上徐新生拉菜的時候是沒給錢,直接摘了就走的。
安北平笑道:“姐,既然是你賣的菜,那這些錢你就自己留著,反正這些菜你不拿去賣,也是拿來喂豬的。”
安鳳英自然是不同意,她據理力爭道:“小弟,話不是這樣說的,如果我是摘回來自己吃,我肯定是不會給你錢的。”
“可現在是做生意,親兄弟明算賬,姐肯定不能白賺你這個便宜,還想著和你一起把這個生意做下去呢。”
安鳳英想的很明白,一個是不能占自己家人的便宜,她連幫父親賣水果,都會把賺到的錢分給父親一部分,又怎么會占自己小弟的便宜?
而且她也看出來了,現在賣菜的確也挺有搞頭,但是那也得看賣什么菜?她對安北平種植出來的蔬菜有信心,那就更要和小弟明算賬。
只有理清錢的事情,合作才能持久下去。
聽大姐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安北平也懶得和她多說,“那行吧,這錢你看著給,等菜賣完了你直接轉我微信上。”
現在手機支付那么方便,別說縣城做生意,就連新合村都流行用手機掃碼支付了。
掛了電話,安鳳英和老公商量一下,決定把賺到的錢分一半給小弟,她自己留一半的利潤。
看起來這個利潤很高,實際上徐新生每天早上要四五點就出發運菜,來回兩三個小時的路途,油費要不少錢。
這家水果店鋪雖然是她和老公一起買下來的,可每個月還要還不少房貸,這些都是成本,真正算下來,她也就賺了個三成利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