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孝忠沉聲道:“有把握嗎?”
安鳳英道:“把握挺大,剛才小弟還勸我把店鋪規模擴大來的,正好我隔壁老錢不打算做生意,想把店鋪賣了,但我拿不出來那么多錢。”
安孝忠沉默片刻,道:“那你先等會,我去問問你媽,家里的錢都她管著。”
“哎!那要不我先把電話掛了,問問我叔能借多少錢給我?”安鳳英道。
隨后,安鳳英又給小叔安孝明打了個電話,說是要借錢買店鋪,小叔挺好說話,說家里能拿出五萬閑錢,再多他也得去借了。
安鳳英連忙說五萬夠了,沒必要再和別人借。
然后她又分別給大姑和二姑打了一個電話借錢,三姑她就沒問,知道她家最近在投資建造養豬場,現在已經沒什么錢了。
一問之下,兩家湊出了五萬塊錢,這時安孝忠回了她一個電話,說是家里能湊出四萬塊錢。
安鳳英一算,最后還差十一萬,能想的辦法她已經想的差不多了,就只剩下小弟一人。
如果小弟能給自己湊出這錢,她咬咬牙還真打算把老錢的店鋪給買了。
店鋪這東西和房子不一樣,比較保值,尤其是自己兩間店鋪打通的話,價值還會比單獨的兩間更高一兩成。
想到這里,安鳳英又給安北平打了一個電話,安北平得知大姐還差十一萬就能把店鋪買下來后,他毫不猶豫說這剩下的錢他來補上。
國慶的時候,孟雨晴借給了安北平兩百萬,他承包果園花了一百二十五萬,還剩下七十五萬。
后來改造采石場時,三姑父張春陽哪里的資金緊張,安北平又墊付了二三十萬,就這樣,他也還有四十多萬在銀行賬上躺著。
但是這些錢他不能全部借給大姐,因為他每個月還得給張大伯和二伯開工資,每個月還得還銀行利息八千,再加上他的個人花費,一個月差不多要支付掉一萬五左右。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安北平得保證自己銀行賬上有二十萬,才能支撐到今年果樹有產出。
如此一來,他能動用的錢也不超過二十萬,借給大姐十一萬還是沒有問題的。
安鳳英沒想到自己問了一圈,還真的把錢給湊出來了,她急忙和老公一說,徐新生頓時一咬牙,決定把隔壁的店鋪給買下來。
今天賣菜火爆的場面他親眼目睹了,輕輕松松幾個小時就賺了一千多的純利潤,就算按老婆說的那樣兩種不同檔次的蔬菜搭配著賣,一天利潤也得有五百,這一個月就是一萬五。
等以后岳父那里種植這種高檔蔬菜的規模擴大了,自己兩口子辛苦一兩年,差不多就能把借的錢給還上,而自己則賺了一套店鋪回來,這筆買賣很有搞頭啊。
于是兩口子晚飯都顧不得吃,找到隔壁老錢,和他說了要買店鋪的事情,在安鳳英的討價還價之下,老錢還真的把店鋪價格降到了七十五萬。
接下來幾天,安鳳英就到處籌錢,和老錢完成了店鋪交易,順利過戶,然后安鳳英開始著手裝修兩間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