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他經常到處跑,不找個專人打理,這菜地就只能靠天吃飯了。
安北平原本想過,讓袁華直接去他父親安孝忠的溫室大棚那里采購蔬菜,畢竟那里的蔬菜品種要多一些。
可是父親安孝忠沒答應,因為現在每天溫室大棚的蔬菜產出,剛剛夠女兒安鳳英一家果蔬店的份額,要是再分一部分給袁華,估計安鳳英那里就要找他哭訴了。
對安孝忠來說,賺錢不賺錢都是次要的,主要還是讓自己家人過的快樂。
更何況,他知道女兒為了買店鋪和裝修房子,可是對外借了不少的錢,他肯定要優先供應女兒,讓她賺到錢后,把借別人的錢先還了。
因為安孝忠溫室大棚有了穩定產出,安鳳英的果蔬店也完全裝修好,她拿了三分之二的面積來賣蔬菜,僅留了三分之一賣水果。
賣的蔬菜,都是精品蔬菜,普通的蔬菜她已經不對外出售,因為利潤太低。
精品蔬菜這塊,因為能夠大量供應,她把售價降低少許,價格和超市里的綠色無公害蔬菜價格差不多,但是味道卻要更好不少,同時它也是綠色無公害的產品,自然就要更深受顧客喜歡。
經過近半年時間的銷售,安鳳英的精品蔬菜在縣城算是小有名氣,自從能大批量供應后,更是受到一些小康家庭的追捧。
基本上安鳳英每天果蔬店的營業額都能達到五千到八千左右,扣除算給父親的成本,她自己一天也有三四千的收入,一個月下來純收入在十萬左右。
安鳳英琢磨著按照眼下的營業額下去,自己一年時間差不多就能將外面欠款全部還清,以后每年都有差不多一百萬收入,在縣城,也算富裕人家了。
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她小弟回來之后,才有得改變,這讓她對自己小弟很是感激不已。
再說安北平這邊,楊增樹給他匯報了這個星期出售的蔬菜和土雞的數量,袁華那邊每天都會給安北平轉一次賬。
每天出售食材的錢安北平都有收到,他只需要核對數量,就知道金額是否相符?
一個星期時間下來,每天基本上都賣了兩、三百斤左右蔬菜,十來只土雞,每天收入金額在五千左右。
安北平打開手機銀行,仔細核對這星期袁華轉賬記錄,和他計算的出入差不多。
安北平抬頭看了楊增樹一眼,笑道:“楊叔,這星期我不在,辛苦你了,月底給你多發些獎金。”
楊增樹連忙擺手道:“這是我應該做的,再說你每個月給得工資本就不少,再發那么多獎金,我真不好意思拿。”
安北平笑笑,忽然說道:“楊叔,我記得這次你們家也要搬遷到新合村去,村里土地被村委回收了吧?”
楊增樹笑道:“是的,不過沒關系,我每個月在你這拿的工資,可比種地賺錢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