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靖犯神社”近年來,發生過多起外國人對神社縱火和破壞的事件,所以“神社”的周邊隨處可以見到巡邏警察。
可日防夜防,囂張的祭拜終究是遭到了報應。
就在昨夜,或者更準確的說是一個多小時前,神社有四分之一的建筑被暴力拆除。
地表建筑,近“八十米”高的東條將軍銅像更是被割去腦袋,插在了神社后門處的方尖碑上。
那是一座被稱為大燈籠的石制方尖碑,碑上的內容,刻畫的都是日本對亞洲諸國做過的戰爭畫面。
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和中國有很大關聯的,畫面包括甲午戰爭、黃海會戰、1931年日本占領沈陽入城式、淞滬會戰期間的上海空戰、中日戰爭“炸彈三勇士”、等戰爭場面。
這些青銅浮雕都配有說明文字,又因為內容多為日本漢字假名,所以中國人也能看的懂的。
深夜。
大燈籠紀念碑的周圍卻拉起了一條黃色警戒線。
十幾名國安組S科東京都專員這處地方圍的水泄不通。
夜色中,一個男子沉默地走來。
高領風衣,黑色墨鏡。他就像在扮演黑白電影時代的老派偵探。
他只是露了露臉,擋在他面前的警示線,在無人觸碰的情形下自行歪曲升起,讓其順利通過。
他叫本間吹雪。
三十三歲,紅級高手,本間家的門面。
被東京都國安局S科稱其為“惡魔都懼怕的男人”。
本間吹雪很喜歡這個稱呼,他的觀點是,出生時的名字再響亮,也是父母給予的,但【惡魔都懼怕的男人】,卻是他自己掙來的。
這就像蜘蛛俠之所以被稱為蜘蛛俠,并不是因為他穿著蜘蛛衣會吐絲,而是因為他用自己好比蜘蛛的超能力拯救了很多人。
“吹雪大人您好。”
一個帶著綠色戒指的專員向本間吹雪鞠躬致敬。
“知道您家族那邊出了事,本不應打擾您。但情況您也看到了,太囂張了,神社被毀的七零八落,這不僅是在對國安局S科本部宣戰,也是在對本間家和源家宣戰……”
本間吹雪走到岸口身邊,接過他手上的平板電腦,“這是遺留在現場的證物?”
“沒錯,你看,那群人還把你的名字寫在了上面。”岸口對著本間吹雪手中的平板電腦指指點點解說道:“然后還宣稱,明天要讓您親眼見證神社的覆滅。”
他說著又指了指平板電腦的屏幕,畫面里是一張用血書寫的字條照片。
字條內容用毛筆書寫,文字是日文。
全文為:本間君,源君,京觀是我為此地明日譜寫的挽歌。
挽歌,為死者所唱的歌。
挑釁之意昭然若揭。
“給我看看犧牲者的尸體。上杉飛的尸體在哪,讓我親自確認。”
本間吹雪眉頭深深的蹙起,命令道。